如何定義二度感染或復發?張上淳:「時間」是關鍵

指揮中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資料照)。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資料照)。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新頭殼newtalk] 國內COVID-19疫情仍未明顯趨緩,且陸續傳出確診者康復後一陣子又出現症狀,也讓各界對於如何定義「二次感染」、「復發」感到相當困惑。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午後也召開專家會議,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專家已有共識,基本上確診3個月後再度感染,才稱為「二度感染」。

針對民眾反映確診解隔後,3個月內快篩仍出現2條線,疑惑是否為二度染疫,指揮中心昨也開專家會議釐清二度感染的定義。張上淳表示,專家會議上已有共識,二度感染是在發病後過段時間又再度感染,多發生在確診3個月後,需由臨床醫師自行認定,參考症狀變化。

張上淳指出,若在確診後1個月~3個月內,則有可能屬於陰陰陽陽的階段,需要有資訊來綜合判斷,如基因定序證明感染的是不同變異株,才會判定為二度感染;他也說,同一種病毒株在短時間二度感染的機率非常小,但仍要依實際情形判定。

至於何為復發?張上淳則說明,一般來說,確診的2週內比較容易出現病情好轉,之後又再加劇的情況,快篩也由陰性轉為陽性,這應屬於原來的病毒沒有完全消除,並非再次感染,且還是有傳染風險。

更多新頭殼報導
3縣市高溫飆36度!今起連7天晴朗炎熱:午後留意雷雨
解隔離仍快篩陽!陳吉仲取消陪總統訪石斑魚產業行程
打擊假訊息!Meta、Google、推特、微軟紛紛表態:配合歐盟新版行為守則

我嚴防新冠肺炎
衛福部又1次長染疫 醫師:重症常1周後出現
入境3+4 自主管理4天一國多制
血清檢測排除老小 專家憂成效
疑現首例MIS-A個案 成人判斷易與敗血症混淆
衛福部:核准美製富樂 業者是否魚目混珠檢調偵辦中
恆溫枕頭、高科技免治馬桶 百萬訂閱YouTuber住民宿驚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