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家中憂鬱症患者?這樣做充分理解避免憾事發生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原水文化】憂鬱症患者本人「想治癒」的意願固然重要,但在後方支援的家人其力量也同等重要。

周邊人的理解與協助是不可或缺的力量,身為家人,究竟可以為深受憂鬱症所苦的人做些什麼事呢?

如何幫助家中憂鬱症患者?這樣做充分理解避免憾事發生
如何幫助家中憂鬱症患者?這樣做充分理解避免憾事發生

■正確認識疾病

家人必須要正確地認識憂鬱症。對憂鬱症的無知或偏見,都會帶給患者壓迫感、絕望,甚至自我否定的想法。家人應該要積極地向醫師詢問憂鬱症的相關資訊,也可以與患者一起接受心理治療。對於患者的言行舉止與心情變化能冷靜且客觀地理解「因為生病了才有這樣的行為」,就是對患者的一種支持。

■溫暖地對待,但不要一頭熱

舉例來說,如果患者的發病原因來自於上司,以致於必須留職休養,但家人向公司或上司激烈地抗議表達不滿的行為,並不會讓患者感到高興。如果患者本人已經決定要離職的話則另當別論,但如果患者只是留職,之後還想要復職的話,這樣的「抗議」對患者是不具任何實質幫助。相反地,可能會讓患者的處境更加艱難,導致病情加重。

為了生病的家人,即使與全世界為敵也要站在家人這邊,這樣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職場是憂鬱症的病因,在處理上則須小心謹慎。有時也會發生,明明是想幫助家人,反而讓患者感到壓迫的情形。

家人當然應該要溫暖地對待患者。但是,為了患者著想,切記不要一頭熱。

■多方留意不要讓自殺發生

憂鬱症患者會有自殺的傾向,與患者約定「絕對不能自殺」,也能抑制患者產生輕生的念頭。但是,當病患的病情嚴重,可能出現自殺意念時,請不要在意外界的眼光,讓患者住院治療。

有效的預防方式還有經常留意患者的狀況,一發現患者有異常的言行舉止時,必須立即與醫生連絡。此外,為了避免突如其來的自殺念頭,將刀片或繩索等危險物品收好,嚴格地控管藥品,同時也要留意不要讓患者一個人獨處。

■勿過度擔心,也不要過度反應

仔細並盡力地照顧患者雖然重要,但基本上只需要表現得跟過去一樣就好。對於患者的舉手投足過度反應,或是因為過度擔心患者,凡事都先幫他們做好,像是怕碰觸到傷口般地對待,反而會影響他們的精神狀態,而過度地照顧也有可能使病患的自尊心受損。患者對於家人的不安是相當敏感的,所以請不要表現得過度擔心,並以沉穩的心情面對患者。

如何幫助家中憂鬱症患者?這樣做充分理解避免憾事發生
如何幫助家中憂鬱症患者?這樣做充分理解避免憾事發生

■不要鼓勵患者

越來越多人認為,對苦於憂鬱症的患者說鼓勵的話,像是「加油」、「要趕快好喔」這樣的話會帶來反效果。

確實不能對精神上感到疲累的憂鬱症患者說會令人感到壓力的話語。

憂鬱症患者會因為「無法加油」的狀態,而自我責備。所以家人必須先理解會有這樣的狀態。

但是,對於現代型憂鬱症的患者而言,「加油」不是不能說的話。特別是若助長慢性憂鬱症患者的依賴心態,會阻礙患者康復,所以不需要過度照顧及過度溫柔地對待患者。也可以請醫師適時催促患者「差不多可以回去上班了」。

■不要心急、不要讓患者著急、不要催促患者

憂鬱症是需要時間,但一定會治好的病。雖然可以理解「希望患者趕快痊癒」的心情,但請不要心急。

也有多數患者本來就會出現焦慮症狀,所以身邊的人要堅信「一定會治好」,並保持沉穩的心態,不要引發患者焦慮的情緒。

■打造能夠休養的環境

治療憂鬱症患者不可或缺的就是休息。請打造一個安靜且可以充分休息的環境。

有些患者對於休養懷有罪惡感,請傳達訊息讓患者知道「休養也是治療的一種」、「希望你好好地休息」,讓患者能夠安心休養。有好的睡眠品質與休養都很重要,因此也要注意房間及寢具的舒適度,想辦法讓患者熟睡也是很重要的事。

■不要勉強患者轉換心情

不要閉不出戶,一天一次的出門散步也能幫助治療憂鬱症。但是,要避免為了讓患者轉換心情,勉強邀約患者到人潮眾多的地方,或是出外旅行。這有可能讓患者因為精疲力盡而感到疲累不堪。

■積極借助他人的幫忙

守護患者的家人們和配偶也承受很大的壓力。患者常常想要一個人面對或是家人想要靠家族的力量解決而努力過頭。在這裡要注意的是「被影響」。也有家人努力想要分擔病患的痛苦,在不知不覺中也罹患了憂鬱症的案例。

因此,如同患者,家人有時也是需要休息。家人可以與醫師、地區上的諮商窗口討論,或是借助周遭的力量讓自己也能獲得充分的休息,一定要注意不要發生「一起倒下」的情況。

本文出自原水文化《減壓、抗憂 樂活飲食:吃對食物、遠離憂鬱,營養照護全書〔修訂版〕》一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