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孩子順利開學?專家揭「開學症候群」背後原因 飲食調整是關鍵!

臨近開學,孩子卻因為放假太久,生活作息已經大亂?營養師建議家長,這幾天趕緊回歸正常的飲食和生活作息,還要避免4種食物,才能有效遠離「開學症候群」。

 

「開學症候群」有什麼症狀?

營養師陳怡錞指出,放假太久突然要回歸校園生活,孩子就容易陷入「開學症候群」,產生沮喪、焦慮、憂鬱、易怒、不安的情緒,還會有健忘、失眠、沒食慾、沒耐心、想哭、頭痛、胸悶、肚子痛、拉肚子等症狀,還會有咬手指、特別黏人、賴床等行為,幼兒則會容易動手動腳。

看更多:孩子精神不佳、頭痛、懶散是「開學症候群」惹禍!專家教4招助調整

 

遠離「開學症候群」要避免這些食物

陳怡錞表示,想幫孩子調整「開學症候群」,最好先避免這些食物:

●咖啡因:如可樂、奶茶、茶飲、巧克力等飲料,因含有咖啡因容易過度刺激大腦並影響睡眠。
●人工添加物:尤其是人工色素、味精、高鈉食物,會增加孩子過動現象。
●精製糖:精製糖會促進發炎反應、傷害大腦。
●壞油:包含高溫烹調和反式脂肪,促進發炎反應、傷害大腦,並會使腦細胞變得遲鈍。

看更多:早餐到底要不要吃?醫指出早餐的「好」與「壞」 這些人還是需要吃早餐

 

調整生活作息 找回上學狀態

陳怡錞提醒民眾,除了飲食,也要從生活作息上進行改進,要在睡前1小時遠離3C產品,減少藍光過度刺激,避免影響睡眠,並逐漸提早睡眠時間,即便是放假也要固定睡覺和起床時間。

 

每天起床後,讓孩子接觸日照5~10分鐘,透過強烈光線告訴大腦該起床上學,有助於調整生理時鐘,也可以養出適度運動的習慣,有助於紓壓、對抗焦慮,且在戶外運動曬太陽,還可獲得維生素D。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陳怡錞營養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其他人都不可靠、害怕虧欠而獨立? 別再讓「假性獨立」拖垮你自己
不裝熱的就沒事?塑膠製品裝冷的也會溶出塑化劑!1飲品溶出更快 減毒7招快學
兩度面對死亡更豁然!她當「醫院送行者」把病人當親人 做餃子、陪打牌、照顧逝者遺孤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