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煎煮中藥?醫教「新手煎中藥」4步驟:先用冷水泡●●分鐘

煎煮中藥是一門古老的學問,其過程不僅需要謹慎操作,還要遵循特定的步驟與注意事項,以確保藥材能夠發揮其最大療效。以下將詳細介紹如何正確煎煮中藥,包括煎煮步驟、特殊藥材的處理方式,以及一些常見問題的解答。



煎煮前清洗藥材恐降低藥效

許多民眾在煎煮中藥前會認為藥材上有塵土覆蓋,清洗過後比較乾淨衛生,但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動作。許多中藥材在提供給民眾作煎煮之前,需要先經過加工炮製(如:炒製、炙製、蜜製),炮製過程能夠去除藥材雜質、增強與改變藥物性能,抑或是降低或消除藥材的毒性。品質優良的中藥材在煎煮之前理論上是不需要做清洗的,洗淨中藥材的過程反而可能降低藥材療效。



中藥煎煮的基本步驟

  • 準備階段:首先,煎煮之前先用冷水浸泡藥材20分鐘,使藥物內外能夠充分濕潤,以便藥材更好地釋放藥效。

  • 煎煮階段(頭煎):將清洗後的中藥放入煎藥壺中,加入足夠量的水(超過藥材3~5公分),用大火煮沸後,蓋上鍋蓋轉小火慢煎。煎煮時間根據藥材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通常為30分鐘至1小時。

  • 煎煮階段(次煎):將第1次煎煮的藥液倒出,並在鍋中加水(超過藥材1~2公分)進行第2次煎煮。大火煮沸後,蓋上鍋蓋轉小火慢煎。次煎的時間約為20至30分鐘。

  • 混和藥液:倒出第2次煎煮的藥液,並與第1次煎煮的藥液混合。混合後的藥液根據醫師指示的劑量和時間服用。



特殊藥材的處理方式

  • 先煎:對於動物骨骼、礦石類藥材,由於其有效成分較難溶出,應先煎煮20分鐘,再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煎煮。

  • 包煎:種子類藥材和有細毛的藥材,如車前子、枇杷葉等,宜用紗布包裹後煎煮,以便於過濾和防止細毛刺激咽喉。

  • 後下:含有揮發性成分的藥材,如薄荷、生大黃等,應在煎煮將結束前10分鐘加入,以免有效成分揮發。

  • 沖服:貴重藥材,如川七、肉桂等,建議研為粉末後與藥液一同服用,以保留其完整藥效。

  • 烊化:膠質類藥物,如鹿角膠、阿膠等,應在煎好的藥液中溶解。

  • 剝開:如紅棗等外皮較厚的藥材,煎煮前應剝開,以利於成分的釋放。



正確挑選煎藥壺

理想的煎藥容器應選用陶器或砂鍋,這些材質有助於均勻加熱並保持藥物成分穩定。若無法獲得,可考慮使用不鏽鋼鍋作為替代。應避免使用鐵鍋、銅鍋或鋁鍋,因為這些材料可能與藥材中的成分發生反應,導致效果變化。

插電煎藥壺是個方便的選擇,能夠自動完成煎煮過程,但需注意煎煮後應立即倒出藥汁,避免藥汁被藥材吸收。從藥材的準備到最終的藥液服用,每一步都需精心操作,以確保達到最佳治療效果。特別是對於藥材的處理與煎煮壺的選擇,正確的方法不僅能夠增強藥效,也避免了可能的藥效流失。

延伸閱讀:
換季鼻水流不停,中醫師:穴位按摩、中藥茶飲可改善鼻過敏
金創膏幫助傷口癒合與肉芽組織生長,傳統中藥發揮新治療價值

(本文獲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授權轉載,原文為:煎煮前清洗藥材恐降低藥效!中藥材煎煮的正確步驟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如何正確煎煮中藥?醫教「新手煎中藥」4步驟:先用冷水泡●●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