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懶人包」
請收聽葉柏毅製作的新聞專題:如何看待「懶人包」(5分38秒)
去年,台灣社會類似服貿或核四等爭議的話題不少。由於贊成與反對的一方各有堅持,讓民眾看得一頭霧水,因此不少陣營,紛紛製作所謂的「懶人包」,去宣傳他們的主張;一時之間,還演變成一場「懶人包大戰」,甚至連政府部會也參戰。而在懶人包充斥的此時此刻,我們又應該如何看待「懶人包」這樣的特殊傳播現象呢?
為什麼會有「懶人包」這樣的東西出現?最剛開始,可能是由於網路上有一些活動,或是爭議性話題,引發某些激烈辯論乃至衝突,讓半途才加入的網友,不免丈二金剛。而想要搞清楚發生什麼事情的人,就會在網路上「跪求懶人包」;於是,也就會有熱心的網友,開始整理出事情的來龍去脈,目的可能是以最經濟的方式,讓大家快速瞭解當前爭執之所在。懶人包的形式也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以時間為主體,從事件的起源開始,依時序排列,也就是什麼時候,那一方出現了什麼反應,而對方又是如何回擊,並且造成了什麼結果等等;另外一種,則是以議題導向為主,例如去年爭執不休的「服貿懶人包」,就是以服貿簽與不簽的各個面向,好處或壞處,整理出來,以達到有效傳播的功能。
「懶人包」做為一種傳播形式,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正如同任何一種傳播形式一樣地,它會有好處,當然也會有缺點。「懶人包」之所以成為近來相當受到矚目的另類傳播形式,最重要的一點,可能就是在於它是「被整理好的」,因此讓受眾可以在毫不費力的情況下,「自認為」能夠趕上,甚或是掌握對事件與議題的發展情況。然而,懶人包當然也有它的問題存在。像是,如果只是一般的街談巷議,或是依時間序列編排的懶人包,它可能還會有些參考價值;但如果是依照議題來處理,或是懶人包所涵蓋的層面,是關乎社會民生的重大面向,像是先前所提到的服貿或核四,那麼這是不是適合以「懶人包」的方式來呈現,就值得商榷了。
原因在於:首先,如果是爭議性的話題,一定會有正反雙方;而正反雙方為了爭取受眾的支持,在最短時間之內能夠瞭解他們的立場,勢必要用最簡化的方式去呈現議題,而這就會有將爭議性的議題「過度簡化」的危險。這樣的過度簡化,到頭來是不是符合議題的原始面貌,抑或只是製作懶人包的人,他所想要呈現的立場或結果,這其中就大有文章可做了。其次,也是與上述面向相關的,就是針對爭議性話題所製作的懶人包,為了爭取支持,往往會極力放大製作方所偏好的面向,或是淡化另外一方提出的有力反駁。如果只是看到某一方懶人包的受眾,在沒有接受到兩方的對等說法時,對於社會重大議題的評估,很可能就會跟著出現偏頗的看法。第三,就爭議性問題所製作的懶人包,往往是針鋒相對,你來我往,這會不會造成社會對於重大議題流於意氣之爭,相互攻詰,而無法藉由對於議題的簡化處理,使得社會大眾,對於重大事件能夠有確實的掌握與瞭解,並促成正反雙方的良性的溝通,也令人感到疑惑。因此,綜上所述,懶人包是不是能夠成為一種良好的傳播形式,仍然值得觀察。
同時還必須指出的是,之所以會有「跪求懶人包」這樣的情況出現,似乎也與台灣一向以來,只重應付考試,而輕忽培養學生批判思考能力的教育方式,不無關係。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之下,學生通常需要的,是靠別人提供自己一個安全正確的答案,但卻不是那麼重視靠自己從教材、參考資料,或是生活經驗當中,去整理成自己的一套知識體系。因此,多數台灣人,在當學生的時候,為了應付考試,與其自己花時間,從課本裡去整理重點,倒不如求助參考書來得比較快。由此觀之,參考書不就是學生對課本知識所提供的懶人包嗎?而既然在求學的時候,我們已經有了「跪求懶人包」的習慣,懶人包的來源,要不就是參考書,要不就是補習班,那麼一旦等到進入社會,就算沒有參考書,沒有補習班了,但我們似乎隱隱然還是希望,有人能夠為我們整理出外在複雜世界的重點,而這突顯出來的,就是台灣民眾,好像普遍缺乏自己針對重要議題,去尋找資料,消化吸收,並進而形塑成本身觀點的能力,而只希望他人給自己一個方便的答案。也正因此,台灣的民眾,似乎特別容易選邊站,只要有人整理出來的東西,言之成理,並且足夠聳動,好像就能夠號召出一批支持者來做為這些人的後盾;但至於問到這些支持者,是不是真的瞭解自己在支持,或是反對些什麼,稍好一點的,頂多就是重覆懶人包的資訊,等而下之者,就只能夠跟著喊喊口號了,而追究根源,難道不是在於台灣的教育體制,長久以來,都只在於要求學生去找應付考試的速食知識,而疏忽了培養學生蒐集資料、消化吸收、建構自己觀點,並且與不同意見者良性溝通討論的能力呢?這或許是在探討最近的懶人包現象時,更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