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半導體人才不足、地緣政治挖角戰又來!專家籲「2階段布局」充飽人才庫

全球半導體產值將在2030年突破1兆美元,但台灣的人才市場卻嚴重供需失衡,引爆搶人大戰,人才問題該如何解?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總監楊瑞臨籲政府2階段布局,衝高半導體人才庫。

在當今局勢下,美國和歐洲的重要企業,都來台灣參與發展半導體,未來新興科技發展,台灣絕對是重鎮。

每個國家都會面臨缺工議題,政府應該要做一些事,讓半導體人才多留在台灣,但並非左右他們未來職涯去向,主要可以分成兩個層次說明。

擴大供給量後,人才流向交由市場競爭

第一,台灣半導體人才不足,其實是供需失衡。政府能扮演的,就是「擴大供給」的角色,例如吸引國外人才進來台灣。由於只要在台灣工作的人才,對我國GDP都有貢獻,因此政府只需做好供給端,需求端的部分就是看市場競爭。

當供給端逐漸加大,就可進入第二個層次的討論,即未來人才的流向。每個人才都有他自己想去的地方,我認為大前提是:政府不宜介入,或引導人才去哪裡工作。

例如一線大廠間的人才爭奪,即屬於自由競爭,這是企業的主場,政府不能插手。即便現在大多數的人才全被龍頭廠吸走,二、三線的廠商也必須認清楚,不應該仰賴政府介入引導人才去他們那邊。

不過這裡有個例外,就是當這樣的競爭牽扯到兩岸議題時,政府就應該要積極著力,尤其是在增加供給後,該如何不讓對岸搶走先進製程人才?

人才議題其實和地緣政治間有著緊密的關係。半導體產業從最上游的原物料,一路到設備、關鍵零組件等,都與地緣政治相關,未來全世界政府也都會更深入思考,該如何因應在地緣政治下的人才議題。

我建議政府可以多用教育的方式,讓半導體產業人才認知到,地緣政治對他們接下來好幾十年的職涯發展會有多大影響,不能只看眼前的薪資條件。在台灣的半導體業工作,能看到世界的長期發展,及前瞻科技趨勢,例如可以看到Google、BMW等面向全球的需求,但在中國就是面對內需市場,兩邊很不同。

減少基礎人才學用落差,增加高階研發人才

除此之外,政府亦不應干涉半導體學院如何培養人才。以目前人才培育的情況來看,台灣半導體非常缺乏物理、化學和數學方面的基礎人才。進入半導體產業,需要對基礎理論有很扎實的了解;我也接觸過很多數學系畢業的人,但他們對於真實需求有很大的認知落差。台灣需要更多學科的橫向串連,來提升人才品質。

另外,現在由於需求大於供給,且整個產業對碩士的需求遠大於博士,很多原先能念博士的學生,因為看到碩班畢業的同儕出社會後薪資驚人,便放棄攻讀博士的資格,這對先進製程長期而言是不利的。

過去台灣半導體的發展,是跟在英特爾(Intel)這種領頭企業後面,但現在是別人反過來看台積電技術發展。再者,以前解決的都是製造工程(工藝)問題,多為低成本導向,但台灣現在需要的是朝前瞻科技突破的能力,培養具博士學位的高階創新人才很重要。

這當中不只是先進製程的人,還包含整個先進製程生態鏈,如EDA(電子自動化設計)、設備研發人才等。這些人才的好與壞,也與金字塔上先進技術的企業有關,這要靠盤點才能完成。企業若能對人才需求類型盤點得愈細膩,政府在供應端角色的扮演就能愈到位。

最後,有些65歲以上的退休學者或者半導體員工,具相當豐厚的半導體知識,也非常希望能持續為台灣產業界貢獻,不過當前並未有好的管道。這一塊的人才應當被重視,成為台灣半導體生力軍的一份子。

楊瑞臨 圖/蔡仁譯攝影
楊瑞臨 圖/蔡仁譯攝影

楊瑞臨

現職|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總監
學歷| 以色列特拉維夫國際管理學院MBA、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經歷|
・產科國際所電子組計畫副組長
・產科國際所系統IC與製程研究部經理
・產科國際所通訊系統研究部經理
・歐盟Horizon 2016~2018年奈米電子技術藍圖計畫(NEREID)諮議委員
・以色列投資機構Shrem Fudim Group暨Platinum Neuron Ventures台灣總經理

責任編輯:傅珮晴、謝宗穎

更多報導
美光每5個工程師,就有1個女性!全球第3大記憶體廠「娘子軍團」解密
不僅限理工科!半導體廠招募開大門,「混血」文組生也成獵頭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