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魯閣請假7年

0403花蓮地震兩個月後,《遠見》團隊前進花蓮,探訪震後重建與復甦進度。

「嗯∼隆∼」沒想到,隔天清晨就在低沉的地鳴聲中被搖醒,而後四個小時內共歷經三次芮氏規模5左右的地震,其中兩次收到國家警報。將跨入午夜,大地又傳來5級地震道晚安。

對於外地人來說,這可能是場震撼教育,但對位處搖滾區的花東人,卻早已是日常。尤其0403之後,一個月內竟超過1300次餘震,包含0423當天的數個6+級地震。「搖到都懶得跑了!」當地人苦中自嘲。

繼921之後,7.2級的0403是台灣25年來最強震,花蓮災情看來很快控制住,但遊客卻嚇到不敢來;或者,缺少一個想來的理由——太魯閣

花蓮最冷的夏天?

此次大震中,壯麗的太魯閣遍體鱗傷,逼得它在開園38年以來,首次全面封閉、分三階段檢修,年底前只能開放部分地區。熱門景點燕子口、砂卡礑步道,甚至2031年才能全面開放。

也就是,想要飽覽太魯閣全貌,恐怕得等上七年!而今年暑假,將是太魯閣請假的第一個夏天,會不會也是花蓮觀光最冷的夏天?

此次《遠見》團隊挺進中橫公路,想確認消失在觀光地圖上的太魯閣,都還好嗎?但發現,儘管地震過去兩個月了,也已能每天三時段開放交通,但峽谷沿線仍處處斷垣殘壁、橋毀山崩,不時有落石危險。就讓太魯閣好好休息,靜養大地之殤。

然而現實很骨感,拜訪花蓮的旅客有五分之一都是到太魯閣,少了一個觀光扛霸子,花蓮怎麼辦?本期《遠見》封面故事「重啟花蓮旅遊方程式」,即是探討公私如何協力翻轉震後雪崩的觀光產業,「沒了太魯閣的100分,能否從別的地方,10分、10分⋯⋯補回來?」期待重生的洄瀾之都,可尋回失落的觀光拼圖。

此外,本期《遠見》揭露2024最佳大學排行榜,還有數個重磅專訪,包括美國第一位亞裔女性部長趙小蘭與「船王」父親趙錫成。他們真誠分享台灣移民一路走入白宮內閣,成為亞裔第一人的心路歷程。

又是鳳凰花開的季節,趙家父女的破浪哲學,將給剛踏出社會的年輕學子更開創的格局。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當太魯閣消失在台灣觀光版圖,花蓮如何重啓旅遊方程式?
耗時耗資的「花東三法」能給花蓮一條安全的路?
不當太魯閣觀光受災戶,新城老街商家串聯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