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烏克蘭回到過去

俄烏之戰已經打了2年,若是有時光機器,讓烏克蘭人回到過去,會不會重新檢討一味親西方的國家路線?

回過頭來看,烏克蘭2014年政變後向西方世界靠攏,2019年修憲明定加入北約,是俄羅斯總統普丁入侵烏克蘭的導火線。因為俄羅斯向來視烏克蘭為同宗同源,烏克蘭的叛離是對國家尊嚴及國土安全的重大衝擊,以致於普丁在2014年閃電占領克里米亞,2021年2月更出兵烏克蘭,至今已併吞了烏國1/5土地。

這場戰爭來得猝不及防,整個世界——包括當事國烏克蘭都沒想到。如今烏克蘭受害慘重,軍人死亡3.1萬,經濟萎縮到只剩1/3,預算半數靠歐美經援,軍火更全仰賴西方提供。可以說,要想結束俄烏戰爭,一是普丁決定收手,二是美國停供武器,烏克蘭馬上就無以為繼了。

如果問烏克蘭人,既然已經知道後果會這麼慘,如果能回到過去,會不會對國家路線做出不一樣的選擇?答案是仍堅持為激怒普丁付出家破人亡的代價,還是會更審慎地經營與俄羅斯的關係?2014年民眾群情激昂地把亞努科維奇趕下台,轉而擁抱美國和歐盟時,如果知道烏克蘭會因此陷入亡國危機,會不會更務實地選擇國家路線?這無涉公理正義,因為在國際現實裡,公理正義要靠國家實力支撐,沒實力就沒公道,有實力大可自行定義公道。

烏克蘭所處的現實是,她旁邊有個龐大的強權帝國,而這個強權視烏克蘭為其傳統勢力範圍。由於烏克蘭毗連俄羅斯,如果美國在烏國部署飛彈,對俄將形成莫大威脅。普丁因此視烏克蘭如在背芒刺,認為西方和烏國踐踏了俄羅斯的尊嚴與基本利益。

經過2年的炮火震撼後,國際間也明白,如果烏克蘭10年來的國家路線不是那麼親美仇俄,而是和當年的芬蘭一樣努力降低俄羅斯的戒心,或許就算不親密也還能和平相處。過去在背後煽風點火的美國,現在對烏克蘭的援助日漸疲乏,未來很有可能逼烏國割地停火。烏克蘭一心投向西方,為此付出家園毀滅的代價,結果西方輕鬆丟包後,後果全要烏國自付。

烏克蘭和台灣的確有許多相似處,同樣在一個強權之側,同樣被強權視為勢力轄區,內部同樣有敵視該強權的民意基礎,美國同樣與該強權進行大國角力。然而,美國對烏克蘭再怎麼支持,也只限於武器與經援,一兵一卒也不敢派出,以免爆發大國戰爭。那麼,又如何期待萬一台海爆發戰火,美國會派兵馳援?

若說在台海衝突時袖手,會使美國的亞太勢力版圖崩盤,但烏克蘭同屬基督教白人族群,位於與美國關係更密切的歐洲,美國都不願為她和俄國開戰了,又怎會願意為台灣和核武中國交火?

俄國人口是烏克蘭的3倍,經濟規模是10倍,就已經輾壓烏克蘭了,兩岸在軍力和經濟規模上不是更天差地遠嗎?才過了2年,美國的援助就拖延卡關,川普上台的話更是不妙,當烏克蘭被美國放上談判桌的菜單時,台灣是不是能對自己的處境有更貼近現實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