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貧窮是結構性壓迫,教育公共化就是脫貧關鍵

作者/獨立評論
文/羅德水

照片出處:《貧窮人的台北》官方網站
照片出處:《貧窮人的台北》官方網站

由20多個非政府組織發起的「貧窮人的台北」透過講座、展覽等系列活動,希望大眾能正視貧窮、理解貧窮,共同關注底層勞工與青年貧窮問題。

副總統陳建仁上月出席該活動時指出,「貧窮的問題是結構性的壓迫、是制度性的不公平、是剝削所造成的。」陳建仁並且呼籲大家一起拒絕赤貧,稱政府將持續透過救護等方式保護弱勢族群,打破貧窮的惡性循環。

▍ 呼籲不能解決貧富差距

事實上,貧窮不但已成為結構性問題,各種統計數據更直指貧富差距日益擴大。依行政院主計處公布的2016年家庭收支調查,所得最高20%的家庭平均可支配所得200.4萬元,最低20%的家庭則為32.9萬元,差距6.08倍,吉尼係數0.336。如不計政府移轉收支,所得差距倍數為7.28倍。

不過,「5等分層級所得比」也屢屢被學者批評無法真實反映頂級富豪的財富,因而主張應以10等分或20等分進行統計,亦有建議應以賦稅資料為準,較能真實呈現貧富差距情況。

根據財政部資料,將綜所稅申報戶分成5等分,2015年最高20%平均年所得246.3萬元、最低20%平均年所得18.5萬元,兩者差距13.31倍,遠高於5等分位所得差距;

如將綜所稅申報戶分成20等分,2015年所得最低5%平均年所得僅4.7萬元,最高5%平均則是471.5萬元,高低所得差距高達100.32倍,數據雖然低於2014年的109.69倍,但貧富差距之巨大,可見一斑。

比較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副總統聲稱執政團隊將以具體作為打破貧窮世襲現象,但政府卻又無視所得越高者資本利得占比越高的事實,推出替富豪減稅的稅改方案,不知要如何改善日益嚴峻的貧富差距?

▍ 階級與教育陷入惡性循環

貧富差距不僅嚴重影響國民生活水平,也直接影響家庭教育支出與國民教育機會。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如按所得5分位,2015年「平均每戶教育支出占每戶可支配所得之比率」,第一分位(所得後20%)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為320,312元,教育支出為3,266元,比率1.02%;

第五分位(所得前20%)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為1,939,718元,教育支出為59,789元,比率3.08%,窮人可支配之教育消費遠遠低於富人。

進一步檢視歷年統計數據,第一分位之實際教育支出竟然不增反減,從2002年的9,658元,降到2015年的3,266元。同一期間,高低所得家庭之DI支出倍數(最高所得組可支配教育支出/最低所得組可支配教育支出),則從2002年的8.3倍暴增至2015年的18.3倍。

再以教育部「大專校院弱勢學生助學計畫」(助學金)之請領為例,96學年度,申請助學金的學生共計99,329人,其中大學校院學生35,484人(35.7%),技專校院學生63,845人(64.3%),如以公私立大專校院學生分類,公校學生申請助學金者21,374人(21.5%),私校學生77,955人(78.5%)。

到了104學年度,申請助學金的大專校院學生共計84,903人,其中大學校院學生23,932人(28.2%),技專校院學生60,971人(71.8%)。如以公私立大專校院學生分類,公校學生申請助學金者17,070人(20.1%),私校學生67,833人(79.9%)。

數據清楚顯示,申請助學計畫的大專學生,私立高於公立,技職體系高於一般大學,合理推論家庭社經背景與學生就學機會具高度相關,弱勢家庭的子弟有較高的比例進入私校或技職體系。

而檢視行政院主計總處「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受雇者教育程度明顯影響其工作收入,2016年,國中以下學歷受雇者每月主要工作收入29,646元、高中職學歷者31,835元、專科學歷者39,165元、大學學歷者38,967元、研究所學歷者56,514元。

依此,教育不僅難以達成脫貧的理想,甚至回頭擴大貧富差距,階級與教育之間陷入無限輪迴的惡性循環。

▍ 提高租稅負擔率 落實教育公共化

儘管不少人悲觀的指出,在目前的政經體制下,貧富差距、財富世襲現象已經很難藉由教育翻轉,反映論者對難以促進社會公義的無奈。然而,依本文前揭數據,一旦放任教育市場化、商品化,難道不會進一步擴大貧富差距?不會進一步鞏固財富世襲?

我們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教育仍是一般人掙脫貧困的有效途徑,也唯有落實教育公共化,才能確保國民教育機會均等,從而有機會替縮小貧富差距創造條件。

誠然,以台灣目前極低的賦稅負擔率(1990年19.9%、2016年12.9%),支撐不起一個公共化的教育體系,這也是「教育公共化聯盟」(註)等團體力主課徵資本利得稅,將賦稅負擔率提高至GDP20%的關鍵。

討論至此,我們更加不解:一個以公辦民營、發放教育券取代教育公共化的政府,一個想方設法要替富人減稅的政府,究竟要如何打破貧窮的惡性循環?

(註)「教育公共化聯盟」由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國教保產業工會、靖娟文教基金會、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反教育商品化聯盟、振鐸學會、新莊社區大學等團體組成,訴求提高租稅負擔率到GDP的20%,並推動國民義務教育往下延伸一年。

【延伸閱讀】阿嬤,你沒欠國家一毛錢!邱顯智律師回憶關廠工人案全紀錄

※本文由獨立評論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___________
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