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可以。》音樂會綻放當代客家新貌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第6屆臺北客莊音樂影像故事音樂會《如果,我可以。》今(10)日北藝中心登場,以「HAKKA-LAB」為核心,探討當代臺北築夢的後生青年群像, 由金曲創作歌手謝宇威、吉那罐子、創作樂團A_Root同根生、徐哲緯,以及療癒系創作歌手葉穎、邱淑蟬6組歌手熱力開唱,舞蹈、戲劇、音樂融合型態,讓大家認識「當代客家」的嶄新模樣。

《如果,我可以。》音樂會透過「音樂、文學、藝術、表演」4個領域的田野調查,探討10位在當代臺北築夢的後生青年,包含女巫店主理人彭郁晶、藝術家BOUNCE、鍾凱翔、黃淥、演員王瑋廉、戴瑜萱、詞曲創作者蔡伯南、音樂家吳欣澤、作家少女老王、顏訥,透過他們分享生命故事。

今年特別以共創表演的形式,邀請多位田調受訪者攜手登台演出,其中身為詞曲創作家的蔡伯南以及女兒蔡亞霏,將生命故事轉化為開場戲劇;西塔琴音樂家吳欣澤彈奏充滿印度風情的西塔琴音樂,並融入客家歌曲之中;演員戴瑜萱演出客家戲劇《聽風的歌》精彩片段;最後由紙塑藝術家鍾凱翔演唱一段充滿嘻哈風格的RAP。

配合時下最夯的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議題,《如果,我可以。》音樂會開放觀眾打卡、填問券,就可以獲得精美的環保杯套,音樂會最後,表演者們將手中的紙飛機射向遠方,邀請大家共下飛翔,轉動出屬於自己的「當代客家」模樣。

第6屆臺北客莊音樂影像故事音樂會《如果,我可以。》10日北藝中心登場。(北市客委會提供)

第6屆臺北客莊音樂影像故事音樂會《如果,我可以。》現場座無虛席。(北市客委會提供)

戲劇、音樂融合型態,讓大家認識「當代客家」的嶄新模樣。(北市客委會提供)

共創表演的形式,多位歌手熱力開唱。(北市客委會提供)

舞蹈、音樂融合,讓大家認識「當代客家」的嶄新模樣。(北市客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