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興股票全額交割 立委轟國發基金被當大盤子

時代力量今召開記者會(邱新博攝)
時代力量今召開記者會(邱新博攝)

全球最大牛仔褲代工製造商如興(4414)7月27日被證交所打入全額交割股,最快半年後下市;時代力量黨團今指出,國發基金是如興的最大股東(9.77%),在2016年要融資130.2億併購中國玖地集團時,還出14.88億幫如興完成併購,如今股票被證交所宣告全額交割,讓人民的納稅錢慘賠;對於鉅額損失,時力黨團轟國發基金神隱,至今仍不願公布當初進場的評估報告,讓人民的血汗錢被當韭菜割。

立委陳椒華表示,在國發基金進場認購如興股票時,就已經有不少人對併購案的可行性存疑,更有人認為這是一樁「假收購,真借殼」的併購案。如今國安基金慘賠,陳椒華也要求國發會對如星的投資案實質檢討,公開當時投資前對如興整體財務狀況及體質等相關評估報告,並說明最終決定挹注 14.88 億元投資的具體原因,讓國人檢視國發基金的決策過程,否則一項「錯誤投資案」造成國家慘賠,而最終由國人買單,實在荒謬至極。

立委邱顯智指出,依照公司法規定,佔有9.77%的國發基金應有委任一席董事的職位,該名董事也有義務向國發基金報告狀況;他也指出,目前對於國發基金的監理機制是依照「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投資作業規範」第 8 點規定,依照營運績效與運營狀況分類管理,對於「追蹤戶」應每季定期檢討,「列管戶」更應該每月定期檢討,但如興從2017年國發基金認股以來連年虧損,必定有評估跟分析報告,這些相關報告內容也涉及國發基金最基本的監理機制,應該將報告全面攤開,看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立委王婉諭表示,除了國發會之外,金管會也必須負起一定程度的責任;金管會至今仍無法說明清楚如興增資案在 2016 年多次被駁回後,2017 年突然通過的原因,另外從 2018 年起如興就不斷發布不實重訊、欺騙投資大眾,就連時任金管會主委顧立雄都承認如興財報不實,已經移送檢調;但在行政罰部分,金管會卻始終顧左右而言他,遲遲不願裁罰,甚至到2021年如興前董事長陳仕修被起訴之後,金管會還是毫無動作。直到上週如興發布重訊表示陷入嚴重財務危機,金管會才姍姍來遲,將如興打入全額交額。

王婉諭批評,如興案從18年拖延到現在,金管會根本就是在放水,如興的大股東們早就將股票脫手,最後受害的,只有國發基金這個大盤子,和無數當初跟著進場的無辜小股民。王婉諭呼籲金管會、國發會,應向國人清楚說明事實,而不是和惡質公司聯手、把民眾和納稅錢都當作韭菜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