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齡女泌尿道感染好不了 醫一看竟有「兩個管道」

泌尿道感染是許多人的困擾,而女性罹患的機率又比較高,一名年輕的20多歲女性患者,從就學時期便有症狀發生,積極治療卻一直不見改善,直到醫生安排檢查後,才找到真正的源頭。

一些年輕女性有泌尿道感染的狀況。(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一些年輕女性有泌尿道感染的狀況。(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腎臟科醫生洪永祥在東森綜合台的節目《醫師好辣》上表示,泌尿道感染其實很好治療,有95%的狀況都是大腸桿菌引起,用抗生素治療的話,幾乎一個禮拜就會見效。不過,醫師最怕的是重複性泌尿道感染,或是說疾病的源頭沒有找出來,明明是隔壁的問題,而泌尿道只是一個受害者,若沒有同時治療的話,再怎麼治療泌尿道,都無法真正的改善。

洪永祥舉例,曾接觸過一個年紀輕輕僅有20多歲的女性患者,深受重複性泌尿道感染困擾。她就診前幾天有跟男朋友去海邊遊玩,並泡在海邊,醫師推測,海邊會造成泌尿道感染的狀況發生,因為水很少,蒸發後很乾,小便減少後就很容易有感染的情形,因此開了一個禮拜的抗生素給患者,並告知對方要多喝水多休息,應該一個禮拜就好了,沒想到,女子過一個禮拜回診時,洪永祥卻發現對方尿道的細菌更多了。

洪永祥叮嚀患者,多喝水後症狀便可以改善。(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洪永祥叮嚀患者,多喝水後症狀便可以改善。(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對此,患者表示已經很習慣了,因為她泌尿道感染頻繁,常常吃一個禮拜的藥沒效。隨後,洪永祥幫女子做了尿液的細菌培養,發現小便的細菌擁有一大堆抗藥性,第一線的藥物已都沒了效果,患者也坦言,從學生時期便有泌尿道感染,所以會自己買抗生素吃。

為了改善泌尿道感染,女子雖然喝了很多水、吃了蔓越莓與益生菌,但都無法改善症狀,洪永祥只好幫患者安排「泌尿道顯影攝影」,檢查後發現,患者的右側腎臟跟膀胱之間有兩套輸尿管,屬於先天性結構異常,而且兩套輸尿管的功能都不是很好,管道有些狹窄,小便從腎臟跑到膀胱時,就會有些卡卡的。

洪永祥檢查後發現,患者有兩套輸尿管。(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
洪永祥檢查後發現,患者有兩套輸尿管。(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

隨後,洪永祥便將患者轉到泌尿外科,泌尿外科的醫師用內視鏡在女子的體內放了雙J導管,把患者的管道給疏通,使其再也不會發生泌尿道感染。洪永祥呼籲,若民眾有重複性泌尿道感染的狀況,真的要找出原因,否則就會不斷面臨相同的狀況,最後甚至會有抗藥性或敗血症等後果。

《EBC東森健康小教室》

泌尿道感染如何預防?

衛福部指出,泌尿道包含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這條通路被細菌感染後,便是所謂的「泌尿道感染」。症狀包含排尿時會有燒灼或疼痛感、下腹或腰部不適、頻尿與濁尿等,較為嚴重時,則可能發生發燒和畏寒的症狀。

衛福部提醒,要預防泌尿道感染的話,民眾應多喝水,理想喝水量為2000cc,足夠的水分可以把細菌沖離泌尿道,同時也得常排尿,不可以憋尿,因為長期憋尿容易造成尿液逆流,若有細菌的話,便可能造成腎臟受到感染並發炎。

▼約影片22:57開始。

(封面圖/翻攝自pexels)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寶寶在肚子裡「睜眼微笑」 7秒影片萬人驚喜
兒科爆了!2歲童染RSV發燒又嘔吐 醫:比新冠還多
每月與尪吵18次架!人妻1年後因肝癌離世 原因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