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善高提新法 打擊非法攤販

州參議員威善高(右)與舊金山市長布里德(左)宣布新法案,將打擊非法街頭銷贓、保護合法攤販經營。(記者王子涵/攝影)
州參議員威善高(右)與舊金山市長布里德(左)宣布新法案,將打擊非法街頭銷贓、保護合法攤販經營。(記者王子涵/攝影)

加州參議員威善高(Scott Wiener)與舊金山市長布里德(London Breed)3日在市政廳門前宣布新法案,計畫為當地執法部門在處理非法街頭擺攤、盜竊物銷贓等犯罪方面清除障礙。官員強調,法案不僅確保公共安全和街道清潔,更保護當地合法攤主的生計。

街頭擺攤行為2018年在加州實現無罪化。然而自疫情以後,大量盜竊商品流入舊金山米慎區、南市場區的街頭被銷贓。當地社區與小商業苦不堪言,犯罪和垃圾充斥街頭,更有工務局職員在執法過程中被非法攤販攻擊。

為此,代表這一區市議員盧凱莉(Hillary Ronen)曾推出90天的擺攤禁令,並在到期後繼續延長,以此整治亂象,但禁令卻傷害了合法經營的街頭商販。同時,由於2018年人行道安全售賣法(Safe Sidewalk Vending Act)的規定,警方也無權對非法擺攤、銷贓行為強行執法。

威善高提出的SB 925法案列出一些常見的被盜物品。攤販需擁有購買證明、並申請由市府頒發的許可證,才可以在街頭銷售列表上的商品。前兩次違法將被警方記錄在案,累計三次違法,將面臨輕罪指控,最高刑期達六個月。

常見被盜物品將根據警局和工務局聯合執法的統計情況列出。米慎攤主聯盟(Mission Vendors Association)也在當天到場支持,該組織曾大力反對市府的禁令,而法案將合法的食品攤販排除在外,讓賴以為生的攤主十分高興。

「盜竊物銷贓不是街頭擺攤文化的一部分。」一位攤主表示。

威善高強調,街頭擺攤文化讓舊金山充滿活力、並支撐著許多家庭的生計,展示了社區的多樣性。「當壞人在街頭公開銷售贓物時,這種文化多樣性就受到了威脅。這往往會擠走合法經營的攤販,破壞公共安全。」威善高說,「法案尋找到一個平衡點,既尊重了街頭擺攤文化在社區中的關鍵作用,又阻止了銷贓活動,讓每個人感到安全。」

布里德表示,街頭攤位是舊金山文化的一部分。她回憶起兒時在街頭購買西瓜汁的經歷。「非法銷贓破壞了合法商人數十年建立起的文化和商業。法案將確保城市的攤販不受到消極的影響。」

舊金山警長史考特(Bill Scott)表示,新法案將允許警方記錄那些售賣常見被盜物品、且沒有市府許可證的攤販,警方無需證明商品為被盜物。「這將給予警方更大力量,追查銷贓的路徑。」

據現場支持者表示,新法案最大的意義便是恢復警方對街頭商販的執法權。

盧凱莉辦公室表示,4日將向市議會提案。法案將遞交至政策委員會,並最快在年底到達州長辦公室審批。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紐約市低收入家庭租金補助首日收15萬戶申請 6月9日截止
女CEO增多 蘇姿丰身價3030萬 連5年榜首
The Epoch Times華人財務長 涉洗錢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