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透視】《咒》邪教搬上大銀幕 靈異偽紀錄片互動搞鬼

電影以邪教為題材,營造靈異驚悚氣氛,也配合場景因地制宜,調整出最適合拍攝的劇情。(牽猴子提供)
電影以邪教為題材,營造靈異驚悚氣氛,也配合場景因地制宜,調整出最適合拍攝的劇情。(牽猴子提供)

《絕命派對》《打噴嚏》導演柯孟融,18年前以學生短片《鬼印》受矚目起就想在大銀幕「搞鬼」,直到最近才終於以新片《咒》大玩靈異恐怖實驗,他也身兼監製、編導與剪接,控制全局。

電影取材自邪教社會新聞,透過共同創作廣納靈感,依實地場勘調整劇本,並以偽紀錄片風格與互動形式,營造詭異驚悚氛圍與參與感,在台灣鬼片風潮中找尋新路。

「鬼片不能只有張牙舞爪,要有東西嚇人。」從小就喜歡恐怖片的柯孟融從邪教新聞事件找到新片《咒》的亮點,「選擇宗教題材,是因為台灣人什麼都要拜,彷彿天生內建對鬼神的敬畏,有尊敬、也有畏懼,而我希望透過電影,把畏懼的成分無限放大。」

大約5年前,柯孟融打算拍3部手法互異的短片組成三段式電影《鬼島》,《咒》為其中一段。不過《鬼島》2度申請輔導金都沒過,評審認為台灣觀眾不太能接受三段式電影,建議擇一發展成長片,他於是選了《咒》重新改編。

從小就喜歡恐怖片的柯孟融耗時5年籌備編導,終於一圓恐怖電影夢。
從小就喜歡恐怖片的柯孟融耗時5年籌備編導,終於一圓恐怖電影夢。

「《咒》實驗性較強又有互動性,是我想嘗試的偽紀錄片形式。我一度想做非常暗網的、像瘋子帶著小孩用手機拍的影片,很個人也很粗糙,很多人提醒這麼做會把路走更窄。後來回想拍電影的初衷,是希望拍娛樂、感動大家的電影,所以又修改得更貼近觀眾。」柯孟融保留電影基本設定,同時邀大學學弟張喆崴共同編劇,前後耗時2年。

片中的邪教題材,從初期漫無邊際尋找資料,逐漸朝台灣鬼片罕見的雲南宗教文化風格發展。柯孟融表示:「我們有個社群,有資料就一起分享。最初只有我和張喆崴,後來美術、特效成員陸續加入,大家都能看到所有累積的資料,並在同一個平台上討論。」包括密教、傣族、符咒、養蠱等元素,都是集思廣益的結果。

影片蒐集各種參考資料,讓邪教儀式的感覺非常真實。(牽猴子提供)
影片蒐集各種參考資料,讓邪教儀式的感覺非常真實。(牽猴子提供)

編劇過程中,柯孟融與張喆崴討論後,由張喆崴先寫一稿,再由柯孟融改寫,來來回回、不停交換意見,也會在勘景後改變想法,因地制宜,調整出最適合拍攝的劇情。

故事中邪教大本營原在山上鐵門深鎖的別墅,後來製片組找到新竹山區由一棟棟簡單房舍組成的「李棟山莊」,感覺更對味,再由美術組將房舍外觀改造為類似傣族的竹樓,增添異族神祕感。此外,恐怖重頭戲原安排在山裡的小廟與山洞,但勘景時發現有個地道,搭配片中情節渾然天成,回來又根據場景改腳本。

位於新竹山區由一棟棟簡單房舍組成的李棟山莊,與故事氛圍十分對味。(何宗昇攝)
位於新竹山區由一棟棟簡單房舍組成的李棟山莊,與故事氛圍十分對味。(何宗昇攝)

由於採取偽紀錄片風格,柯孟融一度希望用全素人演出,再由表演科班出身的高英軒擔任演技指導加以訓練。後來覺得真假之間有模糊空間,就請高英軒與選角指導合作,推薦人選,促成蔡亘晏與黃歆庭分別飾演誤闖邪教禁地的媽媽與4歲女兒,高英軒也因與童星對戲很有父親的樣子,獲邀扮演寄養家庭的爸爸。

柯孟融坦言,「劇本裡的小孩是高難度角色,不但遇到鬼、生怪病,與媽媽的關係還從陌生害羞變深情親密,到底哪個4歲小孩能做到?大家都不知怎麼辦。」幸好透過專業的兒童表演老師安德森,以海選與練習,花了半年確定由擅長說鬼故事的黃歆庭出飾,她在鏡頭前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導演柯孟融(左)指導當時才4歲的黃歆庭(中)表演。(牽猴子提供)
導演柯孟融(左)指導當時才4歲的黃歆庭(中)表演。(牽猴子提供)

看起來是偽紀錄片,但要照劇情片來拍,而且更多眉角、更困難。

《咒》由金鐘、金馬最佳攝影陳克勤掌鏡,柯孟融說,「他很想拍偽紀錄片,又有《紅衣小女孩》的攝影經驗,是不二人選。」因之前沒拍過偽紀錄片,本以為很輕鬆,不用打燈,隨時可拍,陳克勤還建議在演員身上裝GoPro或針孔攝影機,拍攝的感覺更像。「但試了幾次就知道不行,一切都要控制。」

蔡亘晏(左)與高英軒(右)因演技獲邀演出,但2人私下都很怕看鬼片。(牽猴子提供)
蔡亘晏(左)與高英軒(右)因演技獲邀演出,但2人私下都很怕看鬼片。(牽猴子提供)

「看起來是偽紀錄片,但要照劇情片來拍,而且更多眉角、更困難。」柯孟融指出,「為呈現這種風格,往往會在每位演員身上裝攝影鏡頭,攝影師除了從旁拍攝全景、有時也要穿上某位演員的衣服、從演員角度拍攝。一場戲可能要從不同角度一拍再拍,所以累積大量的素材。」豐富的素材固然讓剪接鏡頭有更多選擇,但身兼剪接師的柯孟融觀看也更花時間。

「自己剪接一是省錢、二是以為速度較快。」不過柯孟融說,「自己剪反而超慢,因為每個鏡頭都看2次,連沒打板只當素材、甚至亂拍的都看,希望有更多可用畫面。」有些對白不自然但畫面很好,就拿其他鏡頭對白來補,更有幾場戲的恐怖效果靠一格格拼接而成。

編導柯孟融(前排右二)與金鐘、金馬最佳攝影陳克勤(前排右三)嘗試以偽紀錄片的方式拍攝,但全程掌控各種細節。(牽猴子提供)
編導柯孟融(前排右二)與金鐘、金馬最佳攝影陳克勤(前排右三)嘗試以偽紀錄片的方式拍攝,但全程掌控各種細節。(牽猴子提供)

要讓人家害怕,就要拍自己也怕的。

剪接前後耗時9個月,中間柯孟融同時參與特效討論。他透露,特效最難做的是活的生物,在《咒》裡就是毛毛蟲。「要讓人家害怕,就要拍自己也怕的,所以才拍我最怕的毛毛蟲,蟲身上還有類似經文的斑紋。但開始做,總覺得不像,只好找各種照片、影片參考。而且不只觀察外表、動作,連被踩爛、流出的汁液都要研究,特效做出來才像真的。」

蔡亘晏(左)拍攝時雖遇上超級寒流來襲,表演仍十分到位。(牽猴子提供)
蔡亘晏(左)拍攝時雖遇上超級寒流來襲,表演仍十分到位。(牽猴子提供)

全片預算原本估約3,000萬元,宣傳發行費占2成,最後又追加300萬元用於特效與宣發。為了省錢、也因拍攝風格,《咒》不用大型攝影機與各種燈光,攝影器材就是DV、數位相機、手機等,劇組規模也比一般小,因此可以花2個月好好拍。

至於聲音部分,該花的錢還是要花,「鬼片特別的地方,就是配樂與音效是一起的。」柯孟融請《月老》音效師高偉晏與《紅衣小女孩》系列配樂李銘杰搭檔,之後赴泰國混音與製作Foley。「因為泰國大量製作鬼片,有豐富的素材庫跟速度,做起來快狠準。」

透過美術、燈光等各部門配合,信徒的詭異行徑更為邪氣。(牽猴子提供)
透過美術、燈光等各部門配合,信徒的詭異行徑更為邪氣。(牽猴子提供)

《咒》因恐怖片類型票房基本盤,以及獲1,200萬元輔導金,籌資過程堪稱順利。不過柯孟融直言,受限於國片的賣座天花板,除了盡量拍觀眾願意花錢觀賞的電影,可能得從與遊戲合作、拓展IP開發等方式著手,才能提高預算、打開更大的市場。

嚇出專業 柯孟融

►1983年10月27日出生於高雄

►學歷:輔仁大學影像傳播系畢業、北藝大電影創作研究所碩士

►代表作:

  • 2022年,電影《咒》監製、編導、剪接

  • 2020年,電影《打噴嚏》與戚家基共同導演

  • 2018年,電影《脫單告急》導演

  • 2009年,電影《絕命派對》導演

  • 2007年,短片《靠近》編導

  • 2004年,短片《鬼印》編導


【點擊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娛樂透視】震災田調看見《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 懸疑小說改編消弭制度缺陷
【娛樂透視】《為了國家》拍五休二 台法合製寫下勞權範例
【娛樂透視】侯孝賢監製《良辰吉時》 黑色影集非典型敘事探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