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透視】好萊塢編劇傳技法 國際思維深掘華語影視賣點

《19號消防局》聚焦西雅圖消防局成員的生活。(翻攝自deadline.com)
《19號消防局》聚焦西雅圖消防局成員的生活。(翻攝自deadline.com)

好萊塢資深編劇特雷卡拉韋(Trey Callaway)曾參與《CSI犯罪現場:紐約》《超自然檔案》等熱門美劇,近年陸續推出影集版《尖峰時刻》《19號消防局》和《火速救援最前線:孤星奮戰》等作品。

他長期與美國主流電視台和國際串流平台合作,也擔任劇本顧問協助各國影視製作團隊開發企劃案,包括由Disney+取得全球播映權的《台灣犯罪故事》,以及開發中的公視台語劇集《鎗聲》。

特雷卡拉韋出生於奧克拉荷馬州,父母在廣告圈工作,耳濡目染下養成與人分享故事的習慣,也愛看電影,在名導法蘭西斯柯波拉的《小教父》客串一角後,便打定主意去好萊塢發展,雖然順利考上南加大電影藝術學院(USC School of Cinematic Arts),卻自認顏值不適合幕前,加上熱衷閱讀和寫作,於是選擇編劇這條路。

卡拉韋集編劇、節目統籌和監製於一身,他認為好編劇須善於溝通,才能提煉出故事的精髓,引起觀眾共鳴。
卡拉韋集編劇、節目統籌和監製於一身,他認為好編劇須善於溝通,才能提煉出故事的精髓,引起觀眾共鳴。

入行近30年的卡拉韋,集編劇、節目統籌和監製於一身,他認為好編劇一定善於溝通,方能從角色的複雜情緒和行為經歷提煉故事的精髓,傳達給不同文化的觀眾。然而不是所有好編劇都能勝任節目統籌,因為這職務類似小規模公司的執行長,不僅需要溝通技巧,也要能管理數百位劇組員工,讓大家發揮所長,共同打造一齣影集。

好萊塢資深編劇特雷卡拉韋參與許多熱門美劇,影集版《尖峰時刻》是近年作品之一。(翻攝自hollywoodreporter.com)
好萊塢資深編劇特雷卡拉韋參與許多熱門美劇,影集版《尖峰時刻》是近年作品之一。(翻攝自hollywoodreporter.com)

身為節目統籌,卡拉韋最喜歡開概念會議。他笑稱只因手上有「一疊紙(劇本大綱)」,便能吸引美術、妝髮、視效等各部門負責人齊聚一堂,讓這些優秀的人與他共事。他深知若沒有這群人,發想的故事無法呈現在觀眾眼前。

節目統籌負責成立編劇室,卡拉韋挑選成員的標準,是尋找一群思維及寫作技巧與他南轅北轍的編劇。「我希望參與的人背景和經歷互異,想法各不相同,最好有人敢唱反調,如此才能集結各式我想不到的點子,這是我招募編劇最看重的事。」

好萊塢去年發生編劇和演員罷工事件,卡拉韋(中)也與基層編劇站在同一陣線。(翻攝自treycallawayIG)
好萊塢去年發生編劇和演員罷工事件,卡拉韋(中)也與基層編劇站在同一陣線。(翻攝自treycallawayIG)

好萊塢去年發生編劇和演員罷工事件,AI(人工智慧)的興起也引發影視從業人員關注,卡拉韋身為編劇和演員工會成員,去年亦參加罷工。他不諱言,罷工癱瘓好萊塢,也讓洛杉磯市、甚至南加州都面臨巨大經濟損失,卻是必要之舉。「好萊塢鉅額娛樂產值的根本來自創作故事的編劇,最後卻由少數高層享有巨大利益。罷工是為了爭取合理報酬,最後的結果對編劇也有所助益。」

美劇《CSI犯罪現場:紐約》由演員蓋瑞辛尼斯(左二)主演,備受觀眾好評。(翻攝自tvheute.at)
美劇《CSI犯罪現場:紐約》由演員蓋瑞辛尼斯(左二)主演,備受觀眾好評。(翻攝自tvheute.at)

很多基層編劇擔心AI對生計造成影響,美國編劇工會與資方談判時也擬定相應條款。卡拉韋認為,科技為人類帶來便利,但只有真人才能說出充滿人性的故事。100多年來,影視產業歷經多次重大變革,例如從默片到有聲電影,或影像從黑白變彩色,某些人因此失業或學習發展新的工作技能。他相信生成式AI工具對創作者是有用的,也期望觀眾能分辨機器產出和人類創作作品之間的差異。

AI科技為人類帶來便利,但只有真人編劇才能說出充滿人性的故事。

卡拉韋的影視開發經驗豐富,作品以電視劇居多,常為美國有線電視網CBS、ABC和FOX等撰寫試播集劇本,合作對象包括演員哈里遜福特、阿諾史瓦辛格,導演朗霍華和提姆波頓等,最近完成改編自小說的間諜驚悚劇《Priceless》試播集,未來會在Netflix上架。

新加坡電影委員會執行主席洪慶忠(左)和文策院董事長蔡嘉駿(右)簽署合作意向書,投入EMERGE華語原創內容開發計畫2.0。(IMDA提供)
新加坡電影委員會執行主席洪慶忠(左)和文策院董事長蔡嘉駿(右)簽署合作意向書,投入EMERGE華語原創內容開發計畫2.0。(IMDA提供)

卡拉韋的專業觸角也延伸至世界各地,陸續與中國大陸、日本和台灣等亞洲影視團隊合作。兩年前,文策院、好萊塢開發公司Imagine Entertainment和香港的陸匠製作,共同推出EMERGE華語原創內容開發計畫,邀請卡拉韋擔任客座講師;去年底,上述單位攜手新加坡電影委員會,規劃聚焦長片開發的EMERGE2.0,選出台灣和新加坡共6組團隊,再度延攬卡拉韋指導學員大綱解析和劇本寫作。

蔡月蓉(左)與嚴嘉念(右)結合自身資源,協助新生代影視團隊學習好萊塢體系。
蔡月蓉(左)與嚴嘉念(右)結合自身資源,協助新生代影視團隊學習好萊塢體系。

日前來台上課的他,偕同EMERGE的監製蔡月蓉(Janice Chua)和嚴嘉念(Cora Yim)接受本刊專訪,暢聊與學員的互動。卡拉韋認為,好故事之所以能打破疆域、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產生共鳴,是因忠實反映創作者的語言、文化和生活經驗。

卡拉韋與學員討論企劃案之前,會先請各組編劇、製片或導演,分享各自的出身背景、拍電影的初衷,以及劇本故事的靈感來源。過程中他不時「把學員逼出舒適圈」,大家仍非常投入、樂於分享,他也對學員的故事,以及將如何轉化為影像的方式留下深刻印象。

由Disney+取得全球播映權的《台灣犯罪故事》邀請卡拉韋擔任劇本顧問。(Disney+提供)
由Disney+取得全球播映權的《台灣犯罪故事》邀請卡拉韋擔任劇本顧問。(Disney+提供)

蔡月蓉與嚴嘉念是《台灣犯罪故事》的共同監製,前者是Imagine Entertainment國際部副總裁,後者為陸匠製作共同創辦人暨首席內容長。她倆為培育華語地區新生代創作人才,結合自身資源,協助年輕人學習好萊塢體系。期盼透過EMERGE系列挖掘學員獨特的創意想法,打造感動全球觀眾的華語原創內容。

卡拉韋(右四)擔任EMERGE華語原創內容開發計畫2.0客座講師,日前來台為學員上課。(文策院提供)
卡拉韋(右四)擔任EMERGE華語原創內容開發計畫2.0客座講師,日前來台為學員上課。(文策院提供)

請各組編劇、製片或導演,分享劇本靈感來源,過程中把學員逼出舒適圈。

EMERGE2.0的6部華語長片開發案分別為:劉小瑄《我的NPC情人》;詹于珊、廖昀靖《春天的雜貨店》;謝偌聖的《當我靠近你》;鄭鴻坤、顏嘉良的《當頭》;周偉堂、孫逸群的《讓我忘記你的臉》,以及鄧康生和楊織綨的《憶然愛你》。日前6組團隊赴坎城電影市場展進行專場提案,卡拉韋也於行前傳授學員提案技巧。

卡拉韋表示,不管編劇說的故事多複雜、角色旅程如何多彩多姿,他都要求他們把提案內容濃縮到提綱挈領的程度,且最好牢記下來,不要照稿念。他說:「想像你看了一部好電影或劇集,然後迫不及待想與朋友分享,懷抱這樣的心情提案,在場的人一定會被你的熱情打動。」

EMERGE2.0的6部華語長片開發案在本屆坎城電影市場展舉行專場提案。(文策院提供)
EMERGE2.0的6部華語長片開發案在本屆坎城電影市場展舉行專場提案。(文策院提供)

更多鏡週刊報導
【好萊塢編劇傳技法1】從小立志到好萊塢發展 《CSI犯罪現場:紐約》編劇曝入行過程
【好萊塢編劇傳技法2】節目統籌挑選編劇室成員有祕法 他說:「敢唱反調的人是首選」
【好萊塢編劇傳技法3】 「罷工造成經濟損失卻必要」 他與基層編劇同陣線力爭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