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透視】《幸福房屋事件簿》克服預算難題 靈異混搭愛情調和職人劇

資深房仲陳庭妮(右)與助理蔡凡熙(左)一起揭開凶宅背後的故事。(逆光電影提供)
資深房仲陳庭妮(右)與助理蔡凡熙(左)一起揭開凶宅背後的故事。(逆光電影提供)

單元連續劇《幸福房屋事件簿》由陳庭妮飾演的超級房仲,揭開各式「凶宅」的怪奇故事與愛恨情感,並在過程中學習成長。

編導蔡怡芬以職人劇為基底,添加靈異元素與輕喜劇氛圍,全劇耗資8,400萬元攝製14集,特效鏡頭多達約600個。製作時雖因題材面臨找景、預算與工時限制等難題,但藉由經驗豐富的技術班底,以精省有效的方法逐一克服。

導演蔡怡芬(右)與製作人施雅純(左)為呈現劇中房仲工作內容,花不少時間田調。
導演蔡怡芬(右)與製作人施雅純(左)為呈現劇中房仲工作內容,花不少時間田調。

廣告創意人員出身的蔡怡芬因有十多年上班族經驗,一直想拍職人劇,「工作的辛酸、辦公室戀情、小人暗算、中流彈,這些都是職場會遇到的、也是職人劇必要的元素。」6年多前,她因想買房子,透過房仲帶看物件,回家查資料竟發現附近有凶宅。衝擊之下,她覺得其中似乎有不少故事,因此有了結合凶宅話題與職場百態的構想,接著獲文化部電視劇本開發補助,開始劇本創作。

全劇以房仲經手各式凶宅為主軸,為描寫房仲的職場生活,蔡怡芬訪問自己認識的與朋友介紹的幾位房仲,製作人施雅純也找到全家都從事這行的資深經理級房仲接受田調,深入了解工作內容。蔡怡芬表示:「找房仲聊天不容易,因為他們都超忙,講話時常看手錶、看手機,對他們來講,時間就是金錢。我也把這些特質放進女主角陸安琪身上,她很拚、休息時間不多,滿腦子想的都是賣房子,動機非常清楚。」

劇組透過不同管道找到房屋場景,經改造陳設做出凶宅的陰暗氣氛。	(逆光電影提供)
劇組透過不同管道找到房屋場景,經改造陳設做出凶宅的陰暗氣氛。 (逆光電影提供)

因覺得凶宅觸霉頭,而且沒有標準行情,通常房仲業者不碰凶宅。但施雅純透露,田調過程得知,每家房仲業者都有公司內部的「凶宅地圖」。雖然依規定買賣凶宅必須事前告知,但究竟房子曾發生什麼事、案發原因與過程則未必會說。因此劇中對凶宅的描寫與背後故事,是靠蒐集社會新聞找靈感,再發揮想像力完成。

戲裡陳庭妮飾演「怕窮不怕鬼」的資深房仲,帶著蔡凡熙飾演的通靈菜鳥助理,開拓凶宅市場商機。蔡怡芬指出,「選擇陳庭妮,除了演技,還因為她個子高、氣場夠,符合這部戲以女性為第一主角的『大女主』設定。配合她的身高,最好找高大的男生才有CP感。經過試鏡、讀本,蔡凡熙的表演最好,而且很有劇中角色的喜感。」

選角確定後,陳庭妮、蔡凡熙不僅與劇中飾演房仲公司職員的演員們一起與房仲人員聊天,開拍前,蔡怡芬還特別介紹3位房仲給陳庭妮認識,讓她在訪談中觀察他們說話與行為的特質。

蔡凡熙(左)飾演聞得到阿飄的通靈男孩,常有孤魂野鬼上門求他幫忙。
蔡凡熙(左)飾演聞得到阿飄的通靈男孩,常有孤魂野鬼上門求他幫忙。

此外,蔡怡芬還請陳庭妮從珊卓布拉克主演的姐弟戀電影《愛情限時簽》中,研究珊卓的肢體語言,讓模特兒身材的陳庭妮藉由手勢動作,強化氣勢,表現自然上鏡。而蔡凡熙飾演的助理在通靈時的狀況,像透過鼻子聞到鬼、看似自言自語其實是與鬼魂聊天等設定,則參考宗教顧問善息堂院長李聖玄的經歷。

這齣戲原名《幸福凶宅App》,當時用這個劇名連贊助都談不到,聽到「凶宅」就打叉。

導演蔡怡芬(中)與演員陳庭妮(左)、蔡凡熙(右)一起討論劇本。(逆光電影提供)
導演蔡怡芬(中)與演員陳庭妮(左)、蔡凡熙(右)一起討論劇本。(逆光電影提供)

不同的凶宅是每集的重心,找尋凶宅場景也成為一大考驗。製作人施雅純無奈笑說:「這齣戲原名《幸福凶宅App》,當時用這個劇名連贊助都談不到,聽到『凶宅』就打叉,還好改劇名。」開拍前,場景組花近4個月找各種房子,不少屋主知道要拍凶宅戲不願出借,加上有些劇中房子的設定條件很難找,狀況不斷。後來出動兩位場景經理動員人脈,借到親友或影視同業的房子,有些則是專門出借劇組拍戲的民宿。

儘管凶宅很有話題,但蔡怡芬強調,「其實有幾集不是鬧鬼的凶宅,比較像怪奇物語。房子出現怪事,看似靈異事件,最後翻轉揭開真相,也藉機結合科普知識或民俗信仰。」她進一步說明,「劇中的『鬼』不全是阿飄,還有職場的鬼、愛情的鬼、心裡的鬼,擴張到日常層面的象徵影射,像搞什麼『鬼』、其中有『鬼』,讓『鬼』的意義更多重,不然都是嚇人的鬼也滿無聊。」

夢境中的莊凱勛造型詭異,在拍攝前接受特化測試。	(逆光電影提供)
夢境中的莊凱勛造型詭異,在拍攝前接受特化測試。 (逆光電影提供)

由於劇中的靈異情節需要使用不少特效,為此,首次執導該類型劇種的蔡怡芬先後藉拍攝奇幻短片《箱子》和《阿主》練習相關技術,該劇班底也有這類影視作品的工作經驗,包括特效嚴振欽、特殊化妝劉顯嘉、副導演嚴羽朗等,都來自奇幻喜劇片《月老》團隊,合作起來更有默契。

蔡怡芬編導、莫子儀主演的《箱子》獲西班牙Sitges奇幻影展最佳短片。	(翻攝自金馬影展官網)
蔡怡芬編導、莫子儀主演的《箱子》獲西班牙Sitges奇幻影展最佳短片。 (翻攝自金馬影展官網)

考量到全劇篇幅14集,拍攝期較長,為讓工作人員能正常作息並爭取時間,劇組努力準備前製作業,提高現場工作效率,並採雙機作業,由金鐘獎資深攝影指導李清廸與犯罪懸疑片《查無此心》攝影師劉至桓掌鏡,以拍出足夠鏡頭數,並捕捉更多演員表演的角度。

導演蔡怡芬(中)與兩位攝影師李清廸(左一)、劉至桓(右一)在現場溝通。(逆光電影提供)
導演蔡怡芬(中)與兩位攝影師李清廸(左一)、劉至桓(右一)在現場溝通。(逆光電影提供)

特效費用高,受限預算,須有取捨,改以實拍代替特效、用後製調光製造鬼魂效果。

該劇總製作費約8,400萬元、平均每集600萬元,除獲文化部製作補助2,400萬元,並由文策院、有戲娛樂、偶數影像、逆光電影、有享娛樂共同投資。施雅純就製作人觀點坦言,全劇特效、特化的數量很多,尤其特效費用高,受限預算必須有所取捨,或設法以更省錢的方式執行。例如以實拍代替特效、用後製調光製造鬼魂效果,這都要導演與演員、攝影、美術、道具、特效、後製等不同部門集思廣益,想出替代方案。

林暉閔(右)為了飾演高來高去的鬼魂得吊鋼絲拍戲,再以特效修去鋼絲。	(逆光電影提供)
林暉閔(右)為了飾演高來高去的鬼魂得吊鋼絲拍戲,再以特效修去鋼絲。 (逆光電影提供)

近年台片與台劇推出不少靈異類型作品,但蔡怡芬指出,就影集而言,該類型未必好賣,加上近2年台劇大量生產,銷售更困難。《幸福房屋事件簿》雖會在中視無線台、三立都會台、Netflix等7個平台播出,但版權銷售並未因靈異元素更順利,反而因劇中愛情成分獲海外串流平台Viu的青睞。施雅純則認為:「小清新、愛情是台劇強項,但多元化也很重要。這次混合靈異、職人與輕喜劇的類型是一種嘗試,讓內容更豐富,也給觀眾新的想像。」

更多鏡週刊報導
【凶宅奇事錄番外篇】導演靈異體質自嘲「金絲雀」 卡到陰發燒經驗融入劇情
【凶宅奇事錄番外篇】蔡凡熙「聞」到鬼設定真有其人 紅包袋裝2樣東西避邪
【凶宅奇事錄番外篇】短片《箱子》《阿主》先後練功力 蔡怡芬熟悉技術上陣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