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取出義乳 驚覺漏斗胸非平胸

三軍總醫院外科部小兒外科醫師鄭詠升說明最新開發之微創手術對矯治漏斗胸有相當好的效果。<br />(三軍總醫院提供)
三軍總醫院外科部小兒外科醫師鄭詠升說明最新開發之微創手術對矯治漏斗胸有相當好的效果。
(三軍總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國內每300人當中,就有1人有漏斗胸問題,常呈現高瘦、肩膀前伸、駝背和凹陷肋骨體態。1名30多歲女性過去因不滿意胸部小,年輕時曾經隆胸,結婚生子後取出義乳,才發現自己不是平胸原來是「漏斗胸」,術後治療重拾內在美。

三軍總醫院23日發表最新開發之漏斗胸矯治微創手術,置入支撐物將凹陷的胸壁抬高,3年後待胸壁形狀穩固後再以小手術抽出支撐物,手術對4-16歲的兒童治療效果最好,對美觀及術後恢復皆有顯著提升的結果。

三軍總醫院外科部小兒外科醫師鄭詠升表示,胸腔內凹就是俗稱漏斗胸,是胸口骨架凹陷如碗或漏斗樣的病變。它是最常見的先天胸壁畸型,主要是肋骨及肋軟骨生長不均所致,大多是突發性,但家族性遺傳也是很常見,發生率約每300人中便有1人有此問題,而男孩發生的機會比女孩高3到4倍。

鄭詠升指出,漏斗胸只能靠手術治療,若沒手術調整,嚴重者可能心臟及肺臟受到壓迫,也常伴隨脊椎側曲及心瓣膜閉合不全等問題。臨床上會依病童的嚴重程度、類型而決定是否應接受手術治療,如肺活量低,心瓣膜有逆流、外觀異常等,不論任何年齡均應考慮手術。

他建議,兒童期早期開刀可讓肺臟及骨骼發育正常,效果較成人後手術為佳,亦可避免小孩成長過程中的心理障礙。

鄭詠升表示,隨著科技進步,三總結合3D列印技術,在術前完整評估病患嚴重程度及凹陷型態,模擬手術矯正板的製程,在手術以置入支撐物將凹陷的胸壁抬高,手術時於兩側腋下之側面胸壁,以微小切口置入支撐物,將凹陷之前胸壁頂出,胸前不留下手術疤痕。

三總指出,支撐物在留在體內約3年後,俟胸壁形狀穩固後再以小手術抽出支撐物。以4歲到16歲的兒童治療效果最好,手術住院約4天至8天,因傷口小,且在雙側腋下,對美觀及術後恢復皆有顯著提升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