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班上同學感染腸病毒!」疫情上升,注意腸病毒重症前兆 6 病徵

最近應該有不少爸爸媽媽因為孩子班上有同學感染腸病毒,幼兒園停課必須臨時向公司請假在家帶小孩吧?疾管署表示,目前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流行期,民眾不可掉以輕心。

疾管署 18 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患者為北部未滿1歲女嬰。該女嬰於 6 月 4 日開始出現痙攣症狀, 2 天後因痙攣伴隨眼睛上吊就醫,隨後轉診至加護病房;經通報檢驗後確認感染克沙奇病毒A10併發重症,所幸在治療後症狀改善,目前已出院。

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重症。(圖片來源/canva)
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重症。(圖片來源/canva)

什麼是腸病毒?

腸病毒屬於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為一群病毒的總稱,目前包括小兒麻痺病毒(Poliovirus)、克沙奇病毒(Coxsackievirus)、伊科病毒(Echovirus)及腸病毒(Enterovirus)等60餘型。在所有腸病毒中,除了小兒麻痺病毒外,以腸病毒A71型(Enterovirus type A71)最容易引起神經系統的併發症及重症。

這些併發症的嚴重程度不一,有些僅出現腦膜炎、輕微腦炎、肢體麻痺等非致命性的症狀,有些則可能導致死亡。一般而言,感染某一型腸病毒後,對該種特定病毒的免疫力可持續數十年之久,但接觸未曾感染過的病毒型別,仍有可能再次感染並發病。

腸病毒是夏季常見的兒童傳染病,流行季節從每年 4 月至 10 月,其中 5 至 6 月為高峰期。腸病毒主要透過糞口或飛沫等途徑傳播,臨床表現可由無特異性症狀(如發燒、嘔吐或胃口差)到手足口症、咽峽炎等。多數腸病毒患者僅有輕微發燒及厭食,經治療後一週內口腔潰瘍會自動痊癒。然而,少數病例會出現併發症,包括無菌性腦膜炎、腦炎、肢體麻痺、心肌炎及新生兒敗血症等。其中,腸病毒A71型是最容易引起重症的型別,易出現神經系統病變。

發高燒嗜睡是腸病毒重症前兆之一。(圖片來源/canva)
發高燒嗜睡是腸病毒重症前兆之一。(圖片來源/canva)

注意腸病毒重症前兆 6 病徵

根據監測資料顯示,上週 6 月 9 日至 6 月 15 日門急診就診人次為 1 萬 7634,較前一週的 1 萬 8215 人次略降 3.2 %,推估可能受端午連假部分門診休診影響。疾管署強調, 5 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迅速,家中嬰幼兒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應特別注意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

1.嗜睡

2.意識不清

3.活力不佳

4.手腳無力或麻痺

5.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全身肌肉收縮)

6.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

疾管署提醒,腸病毒傳染力強,除了嬰幼兒外,青少年和成人都有感染可能,成人感染後通常無明顯症狀或症狀較輕微,容易疏於防護而傳染給家中嬰幼兒,從外面返家後應先換掉髒衣、以肥皂洗手後再接觸幼兒,特別是在吃東西前、與小寶寶玩耍前、擤鼻涕後、上廁所後及看病前後,都要確實做到,以降低腸病毒傳播風險。

延伸閱讀:

大人不會感染腸病毒?上週逾1.7萬人確診,估計五月底達高峰期

爸媽快筆記!兒科醫師公布嬰兒確診COVID-19四大症狀

◤防疫抗流感 戰勝病毒必備◢
激省醫療口罩 台製單個不到5元
抗菌洗手乳 超值組合99元起
酒精濕紙巾 出門必備隨時殺菌
補充益生菌 大人小孩加強防護力
每日所需維他命 發泡錠、膜衣錠這邊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