嫗常跌倒 長效型安眠藥作祟

醫師蘇柏維提醒,老年人跌倒是常見且嚴重的健康問題,至老年醫學科門診進行周全性跌倒評估及危險因子篩檢,才是跌倒防治的第一步。(台大新竹分院提供)
醫師蘇柏維提醒,老年人跌倒是常見且嚴重的健康問題,至老年醫學科門診進行周全性跌倒評估及危險因子篩檢,才是跌倒防治的第一步。(台大新竹分院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80歲黃姓婦人有高血壓、輕度失智症、憂鬱症及退化性關節炎等病史,近來多次在行走時跌倒。經回顧用藥發現,病人因睡眠障礙問題開始使用長效型安眠藥且疑似有肌少症。經調整藥物並安排整合照護,頭暈與跌倒情形減少。

該婦人長年在心臟科與精神科門診追蹤,過去1年因多次在行走時跌倒,就醫了解其有跌倒前頭暈症狀,跌倒時間不太一定。經回顧用藥發現,約8個月前病人因睡眠障礙問題開始使用安眠藥,此後家人便偶爾會聽病人提及頭暈症狀;同時測試她5次起立坐下所花時間共需18秒,疑似有肌少症。經與病人及家屬討論後,決定將原本使用較長效的安眠藥暫停,改為使用較短效的藥物,並鼓勵提升飲食蛋白質攝取,另轉介復健科強化肌力訓練,頭暈與跌倒情形減少,也較願意增加活動量及與家人一同出門,家人也覺得照顧壓力減輕,生活品質獲得改善。

新竹台大分院老年醫學部醫師蘇柏維表示,老年人跌倒是常見且嚴重的健康問題,除了單次跌倒造成的傷害外,很可能讓本來就已衰弱的老人,更加劇衰弱與失能的進展;另對於曾經跌倒者,也會加倍再次跌倒的風險。若有反覆跌倒情況發生,更應考慮至老年醫學科門診進行周全性跌倒評估及危險因子篩檢。

蘇柏維提供預防跌倒發生的撇步:1.定期身體檢查,包括視力、聽力、平衡能力等方面,及早發現並處理健康問題減少跌倒風險。

2.藥物管理,若有使用潛在可能導致跌倒藥物,譬如會導致頭暈、昏睡或平衡問題,老年人可諮詢醫師或藥劑師,確保了解藥物的副作用,並按照醫囑使用,避免自行調整藥物劑量或停藥。

3.室內安全,保持居住環境的安全,移除地面上的障礙物,如雜物、地毯、電線等。確保房間光線充足,使用夜燈或走廊照明,以避免黑暗中發生意外。

4.平衡和運動訓練:定期進行平衡和運動訓練,有助於提升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適合的活動包括散步、太極、瑜伽等,可諮詢醫生或物理治療師,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

5.使用輔具和安全設施:根據老年人的需求,提供合適的輔助設施,如手杖、步行器等,或在浴室和廁所安裝扶手和防滑地墊,減少滑倒的風險。

6.家庭與社區支持系統:家人可定期與老人交流,關注他們的身體狀況和需求,若有需求可尋求資源協助老人處理日常活動,如購物、清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