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和老人誰坐?精神科醫師逆風直呼年輕人就是要讓:博愛座就是老人座

大眾運輸博愛座起衝突頻傳,存廢問題再掀熱議。衛福部長邱泰源20日表態支持保留,但考慮改名、修法擴大乘坐對象等優化措施。對此,精神科醫師沈政男在臉書以日本公車博愛座為例指出,關鍵在於「優先順序」,台灣標籤明顯是模仿日本,但日本標示清楚,就是老弱婦孺優先,而台灣的老化速度很快就會追上日本,大家會很快理解,博愛座就是老人座,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沈政男表示,生活在台灣這樣的地方,有誰不累?至於什麼叫「弱」?很累、拉肚子,當然不算,圖案上顯示要拄枴杖,也就是身心障礙,而不是說累就可以坐。這事情本來很清楚,但台北捷運公司在那邊跟著亂,說什麼有需要都可以坐博愛座,於是年輕人就以為,「我很累,有需要,就大剌剌坐下來了。」

沈政男認為,關鍵在於「優先順序」,你很累有需要坐,但如果遇到老人家,就得讓座,因為他的需要超過你,若認為老人家看起來很強壯,不必坐。錯了!他年紀到了,而且自己覺得有需要坐,整體來說就是比自覺有需要的年輕人更優先。他直言,官方一看新聞鬧大跟著起鬨,說要擴大博愛座適用範圍了,這實在是搞不清楚狀況,

沈政男認為,該討論的是是老弱婦孺何者優先,當老人家遇到懷孕婦人,誰的順序排在前面?而巴黎地鐵規定很詳細,列出9個優先順序,有爭議就拿來看一下;而日本的優先席,最早叫銀髮座(silver seat),後來才改成老弱婦孺優先席。但只有台灣,竟然好多人起鬨說要取消博愛座。

沈政男強調,博愛座就是優先留給老弱婦孺,年輕人看到老人家就應該站起來讓座,除非你是身心障礙身分。但台灣如今一個小議題就可以處理得這麼混亂,說什麼世代正義,「我同樣買票,為什麼要讓座?」試問,有多少老人家繳了一輩子的稅,老了以後因為行動不便,或者看不懂標示,根本沒辦法坐捷運?怎麼會說,為了一個博愛座問題,就在那邊謾罵老人家?真的,下次再不讓座,就罰那些年輕人到長照機構出公差好了。

更多風傳媒報導

看更多相關新聞
「脫臼坐博愛座」婦不信逼讓座 毒理專家:難道要表演手掉下來
表態博愛座修法要優先脫鉤處理!衛福部長拋更名為「優先席」共識高
逆風稱「博愛座就是老人座」沈政男主張老人優先:你很累也要讓
法國博愛座有優先順序!75歲以上長者排最後 網酸:台灣不學一下?
博愛座爭議不斷!醫揪五因子易成「討厭長者」:勿自我侷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