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跳動擬售得物股權,全球二手球鞋平台進入瓶頸期

據彭博社報道,字節跳動有意出售潮鞋電商平台得物(Poizon)低於10%的股權。字節跳動已經就此事展開談判,願意優先將股權出售給得物現有的投資者。得物是上海識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潮流裝備網購平台,其估值超過100億美元。得物宣稱目前其月活躍用戶約1億,耐克、阿迪達斯、任天堂均是其品牌合作夥伴。

體育大生意記者通過企查查查閱發現,得物的前身是毒APP,運營主體為上海識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為虎撲體育聯合創始人楊冰,楊冰持股比例為65%,是第一大股東,虎撲體育持股15%。毒APP在2015年7月正式上線,最初主打球鞋鑑定平台屬性。2017年8月,升級為球鞋電商平台,開創了“先鑑別後發貨”的全新交易模式,2020年,毒APP正式更名為“得物APP”,由單一的球鞋電商向潮流網購社區升級。

根據企查查顯示,截至目前,得物共完成3輪融資:2018年10月完成天使輪投資投資方為虎撲投資;2019年1月完成Pre-A輪投資,投資方為普思資本;2019年4月完成A輪融資,投資方為DST Global,估值此時已達到10億美元。

就目前公開查到的這三輪融資中,字節跳動並未參與投資,但需要指出的是,2019年,字節跳動對虎撲進行了Pre-IPO輪投資,金額為12.6億人民幣,字節跳動獲得虎撲30%的股權,而虎撲持有得物15%的股權,這或許意味著字節跳動間接持有得物4.5%的股權。如前文所言,字節跳動有意優先將股權出售給現有股東,這意味著得物的上述投資方以及創始人楊冰團隊均是潛在的股權接盤俠。

據體育大生意記者瞭解,字節跳動近期確實在兜售得物的股權,原因可能歸納為三點:

一、當前國家層面正規范資本的無序擴張,其中科技企業的投資行為收到重點監管。這讓很多企業重新審視自己的投資業務並主動剝離投資業務,比如騰訊已出售所持的京東股權,而字節跳動在2022年初解散其風險投資團隊,並對戰略投資團隊分散到其它不同業務線,宣稱要加強業務聚焦,隨後字節跳動剝離了一批此前投資的項目。在這種大背景下,字節跳動此番出售得物的股權也是剝離投資業務的一部分。

二、字節跳動在2021年12月上線了潮流時尚電商平台“抖音盒子”。顯然,抖音盒子和得物的平台屬性、潛在用戶高度重合,兩個平台已產生正面競爭關系。相比於持股比例較低的得物,字節跳動無疑對背靠抖音平台的抖音盒子給予厚望。

三、得物的平台長期存在的一些質量問題,這阻礙其進一步轉型升級。根據央視在2022年1月的報道,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對各大電商直播平台進行產品抽檢,抽查不合格率最高的就是“得物”,不合格率竟高達50%。對此,得物不得不緊急做出回應,稱會下架不合格產品。而在黑貓投訴平台中,得物投訴量已超過15萬條,很多投訴都指得物的產品質量問題頻發且售後服務態度差,工信部已多次點名通報批評。

客觀而言,得物APP開創了集運動潮流裝備交易、球鞋潮牌鑑別、互動圖片社區於一體的國內潮流裝備網購風潮,尤其是獨特的鑑定功能深受年輕群體的追捧,這為廣大消費者帶來全新的購物體驗,得物APP憑借這一優勢實現了用戶量的快速增長,目前月活用戶已接近1億。但與此同時,作為作為靠潮流球鞋起家的垂類APP,其用戶增量天花板已若隱若現,未來用戶增速注定放緩,平台未來的業務想像空間和轉型方向難免受限。放眼全球范圍,目前幾乎所有潮鞋平台都存在用戶增速放緩和產品被懷疑涉嫌假冒偽劣的痛點。

90後消費者佔比80%,得物成功洞察Z世代消費趨勢

在近兩年越來越多的電商平台開始重視Z世代之際,早在2015年上線的得物APP(前身為毒APP)無疑是率先成功洞察Z世代潮流消費趨勢的平台,目前,“90後”消費主力在得物全平台用戶中已佔比超過80%。

據體育大生意記者觀察,這些消費用戶在購物之餘熱衷於分享、討論潮流文化,通過發布照片、文字、視頻來彰顯自己的話語權,同時構建潮流文化的身份認同感,進而讓得物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潮流裝備購物社區。

根據《2021年中國年輕用戶電商消費洞察報告》顯示,中國擁有2.61億Z世代人口。隨著95後Z世代開始進入職場,這一群體已具備持續增長的消費能力,由於X世代及Y世代電商滲透率已接近飽和點,Z世代已經成為中國電商最主要的增長動力,其對潮流用戶的鐘愛和消費熱情超乎想像。

此前,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發布的《2020 Z世代消費態度洞察報告》顯示,我國Z世代消費開支每年高達4萬億元,約佔全國家庭總開支的13%。Z世代的消費增速已遠超其他年齡段,正在逐漸成為當今社會的消費主力群體。而根據新浪的《當代年輕人潮流消費調查問卷》顯示,當今年輕人關注度最高的潮流品類是服飾和球鞋,分別佔比為21.68%和19.86%,這兩類潮流產品恰恰也正是得物平台的主打品類。

正是在Z世代人口紅利的助推之下,得物一度成為我國第八大電商平台。根據海豚智庫榜單數據顯示,2020年,得物GMV為500億元,同比增長92.3%,2021年,得物GMV增至800億元。

但與此同時,作為潮流裝備垂類APP,得物已經覆蓋了Z世代具備潮流消費能力的大多數年輕人,今後其用戶增長量放緩是大概率事件。而且自疫情發生後,全球經濟都進入下行週期,Z世代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沖動勢必會受到廣泛影響。相比於潮流裝備,日常生活的剛需產品會成為未來幾年消費的重點領域。

假貨成全球二手球鞋平台頭號痛點,耐克親自下場手撕Stock X

對於得物而言,目前最大的困擾就是產品質量屢屢被質疑。

要知道,得物的前身毒APP靠“球鞋鑑定”起家,被很多球鞋收藏人士視為權威球鞋鑑定平台,“先鑑別,後發貨”、“保障正品”,這些宣傳精準契合了Z世代的消費觀,即,在消費決策上,“正品”、“品質”是最重要的決策因素。

正是憑借著品質保障,得物APP迅速俘獲了當代年輕人的信任。然而最近幾年,得物APP卻頻頻因為產品質量、售後服務差等問題導致平台口碑受損。截至2022年6月8日,體育大生意記者發現在黑貓投訴平台上關於“得物APP”的投訴量已超過15萬條,其中主要涉及“產品質量差”、“假貨”、“退貨難”等投訴問題。

得物平台也曾多次正面回應產品質量問題,並承諾發現問題就立即整改,並為此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問題來確保消費者能夠得到愉悅的消費體驗。不過,客觀而言,目前全球范圍內的各類二手球鞋交易平台,或多或少都遭遇了產品經常被質疑假冒偽劣的困境,並且這一爭議現像似乎沒有完善的解決方案。

以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耐克指控StockX平台販售假鞋一事為例。耐克在五月份高調向知名二手球鞋平台StockX 宣戰,稱耐克調查團隊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期間通過該平台購買到四雙假耐克鞋,其中一款是非常經典的Air Jordan 1 High OG「Patent Bred」。

耐克的這一指控立即引起廣泛關注。因為在此之前,不少StockX的用戶都曾抱怨過在該平台上買到過疑似高仿球鞋,但這些個體用戶抱怨質疑聲量都很難引起廣泛關注,而此番耐克開撕則印證了此前在球迷群體中的那些傳聞。

對於耐克的指控,StockX毫無不示弱,稱耐克的指控毫無根據,恰恰相反的是,耐克公司包括高管在內的數百名員工均使用StockX平台進行買賣球鞋。同時,StockX 在聲明中宣稱,已斥資數百萬美元以打擊全球球鞋裝備市場都在面對的假鞋泛濫問題。

請注意,StockX在聲明裡明確表示,假鞋泛濫是全球二手球鞋市場都無法迴避的問題,而這個問題無疑是阻礙二手球鞋交易平台成長的頭號負面因素。但就目前來看,沒有哪個二手球鞋平台能夠根治這一問題。也正是因為無法進一步保證消費者的信任感,全球這些二手球鞋平台陸續都在進入了發展的瓶頸期。此番,字節跳動出售得物APP的股權,從某種意義上恐怕也體現出了對其未來的發展前景並不十分有信心。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體育大生意”(ID:sportsmoney),作者:付政浩,36氪經授權發布。原文標題:《字節跳動因三原因擬售得物股權,全球二手球鞋平台進入瓶頸期》。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