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有100萬就可以買一台80萬的車嗎?跟富人學思維:花錢你要算多久能「存到」而非「賺到」

晚上有位50歲的單身未婚女讀者來信,有一段是這麼寫著:「讀到您《最美好也最殘酷的翻身時代》一書中的諫言:僅一間自住房千萬不可貸出購買股票,大大的感謝您,我去年曾數次想以家裏這棟房,再貸資金去買個股期貨,還好沒有啊!手上已經有做了一些保單質借,雖然還有額度可以再貸款,但著實不敢再繼續了。」

也許有人說:「去年下跌雖然很慘,可是今年還不是又漲回來了?這讀者如果去年借款買股票,應該會賺錢吧!」

講這些話還真的是太小看股市起伏對於人心的影響了,因為期貨這種槓桿商品,跌一些幅度就會看起來金額很大,高手可以賺走大多數人的錢,但一般人真的只是去送錢。加上去年跌跌不休,從2022/1跌到10月中,這段時間誰都無法保證買到最低點,該位讀者如果又是拿唯一自住房去增貸買股,殺在最低點的機率應該會很高。

後來她信中也簡單提到家中的成長狀況,她是來自中部山區果農的小孩,高一時父親肝癌走了,當時的弟弟妹妹們分別才小二、小五、國一。媽媽把山中果園大多賣掉了,轉到台中市區住,家中孩子都很認真向上,大弟從鄉下的小國中,考上了台北的成功高中,後來讀書不懈,現在已經是竹科的某公司財務官。

其實窮人家的孩子並不是不能翻身,而是比誰的自覺比較早,畢竟認知不到的話,談什麼財務自由或生活品質都是枉然。舉例來說:對很多人來說第一桶金是100萬,但2023年的現在,應該已經有不少人發現這標準不太正確,可能是150萬,可能是200萬,甚至300萬,就絕對不是100萬,這相信大家應該就有感覺了。

再舉個例子來說:買一台80萬的車,存款有100萬,看起來應該是可以買,但忽略了一件事,這台車是否為能帶來現金流的正資產,還是會吃掉口袋鈔票的負資產?對富人來說,腦海中不斷來回反覆思考都是這類的事,除非這80萬已經小到跟80塊一樣,那另當別論。要不然對一般剛脫離中產階級往上的富人來說,一定都還是對這些數字相當敏銳,要不然不可能順利爬上去。

一台80萬的車,讀者應該要去試算,這要花多久時間才能「存到」而非「賺到」,例如存6個月或12個月,也有些人需要30個月才能存到。那這時候就會冷靜一些去盤算,這筆交易會葬送自己好幾年的青春,是否值得?至於貸款利率3%、4%以上去買車的,那就更不用多談了,未來那壓力可想而知。

我們的慾望怪物是疊加的,有了車就想要增加更多的好配備,輪胎也要用更好的,室內停車場總是對車比較好,不要放室外停車場,各種「相當合理且正當」的理由通通都會冒出來。因此帳戶中的錢就會更加速的消失。慾望怪物是疊加成長的,好在資產的複利也是疊加成長的。

前天跟胞弟聊天,他說他們公司有一個30幾歲的顧問,也是已經財務自由,當初從公司離職創業後,已經成功變現,得到A輪B輪的資金,公司有潛力,就賣給了大公司,有沒有留基本股份我有點忘了。

後來才又被胞弟的公司請回去做顧問,這位厲害的前輩也跟他們這些年輕晚輩說:「當你們有2千萬資產後,往往再上去就速度很快,這時候資產增值的錢,正常來說會比生活開銷多不少,只要不過度揮霍的話,那生活就不會再這麼緊迫,腦子反而可以想出很多更好的點子。」

確實,這也是為什麼這社會已經朝向M型去發展,當月入6萬的人嘲笑4萬的人,又或者4萬嘲笑3萬的人的同時,其實這級距落差不大,因為要考慮到背後的「資產規模」。6萬的人家中沒房沒保險,3萬的人家中3間房子外加股票500萬,保險已經買到滿,那請問誰才是比較富裕的?這答案應該相當清楚了。

這位讀者的感謝語讓人覺得溫暖:「非常感謝畢大,這是比自律、比耐力的一場人生馬拉松!《我在計程車上看到的財富風景》這段話吸引我的目光,我們或許達不到財務自由,仍要努力讓自己在財務上更有餘裕,就算手中盡是壞牌,也要謹慎出牌,珍惜現有的一切資源,做好最佳配置。」

假如資本主義的世界是比智商才能財務自由,那不用比了,直接採計學測的成績,越高分發越多錢,越低分就領越少錢,這樣應該是最快的。偏偏這世界就不是這樣運作,學校教育也沒有辦法教導這些,那當然到最後就是比誰的「認知」覺醒比較快。

作者簡介_畢德歐夫

現為居家宅爸,專職投資人。交易員、曾任美股交易室經理(Floor Manager),交易經驗18年,交易總筆數達百萬筆。每月發表在網路上文字產出達10萬字。先從台股起家,曾交易海內外期權達4萬口。操作商品:黃豆、玉米、小麥、原油、指數期貨、歐元、日圓,主力為美股市場。著作:《最美好、也最殘酷的翻身時代》《我在計程車上看到的財富風景》

本文獲畢德歐夫授權轉載,原文出處(原文發布於8/20)


更多今周刊文章
不懂父親癌末剩不到3個月好活,滿身病痛卻還放不下殯葬工作...直到他告訴我這一席話,讓我決定接班
中獎機率比大樂透高!兩檔新股抽籤紅包還不跟?這檔抽中估賺10萬,明天開跑「只有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