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骨本30歲前就開始 六大補鈣聖品一次看

▲骨質疏鬆症是老化的症狀之一,但初期並不容易發現。(圖/ingimage)
▲骨質疏鬆症是老化的症狀之一,但初期並不容易發現。(圖/ingimage)

[NOWnews今日新聞] 每10位50歲以上女性中,就有1位存在骨質疏鬆問題,許多民眾以為,「骨質疏鬆」是高齡者的專利,但其實骨質流失的隱患早在30歲前就已經存在。衛福部國健署指出,民眾平時可以透過乳品攝取、高鈣食物如起司、黑芝麻、小魚乾、傳統豆腐、深綠色蔬菜等,來「存骨本」,降低未來骨質疏鬆的風險。

國健署106至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50歲以上民眾骨質疏鬆的比例為8.1%,其中又以女性高於男性,女性約每10位就有1位有骨質疏鬆,且19至64歲國人每日鈣攝取量不足、落在505至566毫克,攝取量僅有建議量1000毫克的一半。

國健署指出,人體骨骼在30歲以前達到高峰,之後隨著年齡的增加,骨本(骨質密度)也會逐年減少,有些民眾在一定年齡後會因此出現「骨質疏鬆症」,產生骨骼變薄、密度降低和失去強度等問題,卻很難及早發現,多是輕微跌倒或碰撞受傷後才察覺,因此在年輕時就開始「存骨本」、及早預防更顯重要。

「存骨本」最重要的是從飲食、運動、曬太陽、良好生活習慣等4個面向下手。其中飲食方面,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長吳建遠指出,建議民眾每天攝取1.5到2杯240毫升乳品,約可獲得360至480毫克的鈣質,再輔以高鈣食物,如起司、黑芝麻、小魚乾、傳統豆腐、深綠色蔬菜(地瓜葉、莧菜等)。

對於有些不適合攝取乳製品的民眾,吳建遠建議,還是要透過其他飲食的鈣質來源補足,可以參考「健康餐盤」相關配置、融入高鈣食物,來補足不夠的份量,但不建議健康民眾直接透過鈣片來補鈣。

此外,國健署指出,運動有助於成長過程中的骨骼生長,並有助於維持成人的骨骼,運動類型以荷重和肌力運動為主,如慢跑、跳舞、登山、舉啞鈴等最為推薦,同時也可以在清晨及黃昏時到戶外活動曬太陽、活化體內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同時強化骨骼。

國健署也提醒,維持正常體重,並戒菸、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才能減緩骨質流失,延後骨質疏鬆的發生。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不明原因體重減輕可能罹「1病」 嚴重恐心臟衰竭、骨質疏鬆
睡不著不一定是因為壓力大! 缺鈣、缺鎂也會影響睡眠
純豆漿不補鈣!一圖看懂8大高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