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案北京與華為分進合擊 與美加大打法律戰

美國在與中國爆發貿易和電信技術爭議之際,要求加拿大逮捕華為財務長孟晚舟,震撼各界。北京當局和華為公司的法律戰逐步出招,加強對美國和加拿大政府施壓。

華為全球財務長孟晚舟。(取自電子科技大學網站)
華為全球財務長孟晚舟。(取自電子科技大學網站)

中國昨天指控去年被捕的前加拿大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竊取國家機密,且機密資料是由另一被捕的加拿大公民、企業家史佩弗(Michael Spavor)提供,此舉恐加劇渥太華和北京間的緊張關係。

● 北京當局控2加國人竊取國安機密

路透社報導,與北韓關係深厚的商業顧問史佩弗曾大力鼓吹外國投資北韓的經濟計畫,他和康明凱去年12月遭拘留,時間點就落在加拿大逮捕孟晚舟後不久。孟晚舟面臨美國多項刑事指控,美方也正在尋求引渡她赴美受審。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指出,康明凱經常持普通護照和商務簽證進入中國,「透過中國境內的關係人竊取、刺探中國敏感資訊和情報」。

此外,孟晚舟這邊為對付美國打算將她引渡赴美,也展開攻勢,反控加拿大政府在逮捕她時,涉嫌侵犯她的憲法權益。

● 孟晚舟可藉引渡聽證一探美加底牌

有鑑這段時間控方釋出的訊息很少,民事訴訟也能讓孟晚舟和辯護律師在引渡案中獲得更多其他資訊。博廷表示,各方在本案裡有充分披露手中證據的義務。

渥太華大學法律學院副院長麥森(Carissima Mathen)說,民事案件不太可能破壞引渡案的任何關鍵要素,但仍可能影響結果。

麥森說道:「訴訟過程很可能讓孟晚舟方面所控的濫權成立,引渡聽證的法官便能據此將先前的一切推翻;若真到了這一步,全案整個主要程序都得延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