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衍生教養衝突 求助家長增加

現代孩子外界多元刺激夠知識吸收快,常造成教養上親子衝突成為育兒普遍難題,求助相關科別門診數逐漸增加;佳里奇美醫學復健科臨床心理師唐愉君提醒家長,碰到孩子有狀況先別急著生氣或處罰,應先找出原因,可透過專業人員分辨是心理或生理問題,對症下藥才能解決親子衝突。 很多媽媽心力交瘁的帶著孩子看門診,訴說孩子不顧危險跑來跑去,無法好好坐著,或兄弟之間搶玩具、吵架或打架,即使多次處罰仍不遵守規則照樣犯錯,做事慢吞吞說不聽。這些狀況讓家長很無奈甚至會生氣大吼大叫,祭出處罰手段有時也罰不怕,更擔心親子衝突後讓孩子產生偏差行為。 唐愉君心理師表示,孩子不聽話有很多種原因,應先確認有無生理或心理問題;有大腦發展、基因問題、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自閉症類群障礙與腦性麻痺等生理問題的孩子,學習慢,無法好好久坐,會動來動去,注意力不足。 其次是與心理及社會因素有關,例如主要照顧者與孩子的依附關係型態、家庭提供的刺激足不足等,此種孩子人際互動差,有時會出現打人等肢體行為。 唐愉君表示,孩子被責備後若未協助整理情緒,自責、羞愧會累積在心中,造成自信心下降形成不好的自我感,持續惡化或延伸更多不聽話的行為,增加照顧難度,也加深親子關係裂縫。 唐愉君建議家長可透過專業人員先區分是心理或生理因素,臨床上除孩子治療,也需進行親職諮詢,建立家長的同理心,透過陪伴與安慰降低孩子焦慮感,並由家長行為改善做起,才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很多醫院、機構開辦親職團體,讓照顧者思考與練習,遇到狀況時能自然快速的評估及回應,降低親子互動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