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腸病毒別給糖吃!國衛院新發現:「高血糖」增重症風險

國內腸病毒疫情仍在。(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國內腸病毒疫情仍在。(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腸病毒流行期!國衛院有最新發現,如患者出現高血糖的現象,在腸病毒感染後容易產生腦幹發炎狀況,導致重症,這項研究強調了控制血糖水平,減少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嚴重併發症的重要性,國衛院也表示,為預防幼兒感染後產生腦併症的發生,建議當幼兒感染時若食慾不佳,家長應控制不要給與幼兒過多的含糖飲料、布丁或果凍等,並留意幼童之血糖值,避免因血糖的上升,增加重症的風險。

根據監測數據顯示,每3-5年會便出現一次全國性的腸病毒71型大流行,腸病毒具有高度傳播力,可藉由飛沫傳播,使得此病毒在學童間迅速傳播。根據疾管署的監測資料,目前國內正處於腸病毒流行期,5月和6月間每週門急診就診人數均超過流行閾值11,000人次,雖然多數病例為輕微或無併發症,但要注意的是,仍有少數病例發生重症或死亡,而其中原因尚不清楚。

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員所莊志立、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研究員賴瑞華助,與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員周彥宏合作,利用具有人類腸病毒71型受體的基因轉殖小鼠hSCARB2感染此病毒,探討發生重症的原因。

研究發現宿主若產生高血糖的現象,則會在病毒感染後產生腦幹發炎的現象,如果透過使用胰島素去調節血糖水平,發現不僅可以改善感染動物的存活率,還能減少病毒所引起的腦損傷,而研究其作用機制,發現miR-206扮演重要角色,針對miR-206的治療也顯示出潛在的療效,有望成為未來治療此病毒感染新策略,研究成果已於2024年發表在疾病診斷與治療知名學術期刊《Theranostics》。

腸病毒71型是一種可感染神經細胞的病毒(嗜神經病毒),當病毒侵犯中樞神經系統便會併發重症,重症者一般會有腦幹腦炎,藉由神經性肺水腫引起心肺衰竭,病程發展快速,可能在數天內致死。高血糖在嚴重感染期的病人是一很常見的現象,但其具體的作用機制仍不清楚。

國衛院指出,研究強調控制血糖水平,對於減少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嚴重併發症的重要性。為預防幼兒感染後產生腦併症的發生,建議當幼兒感染時若食慾不佳,家長應控制不要給與幼兒過多的含糖飲料、布丁或果凍等,並留意幼童之血糖值,避免因血糖的上升,增加重症的風險。

更多 TVBS 報導
新冠變異株KP.2傳更快!恐爆新一波高峰 醫籲:2症狀快就醫
6月下旬出好運!「4生肖」事業起飛 業績暴增鈔票狂入帳
「新青安」成炒房幫兇? 財政部駁斥:不能混為一談
炎炎夏日熱翻!擦防曬「3NG地雷」別踩 室內也會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