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C用眼過度打、罵沒用 專家教心累父母這樣做CP值最高

近視不僅會為生活帶來不便,若放任孩子近視不管,度數將以每年百度速度成長,稍不注意就成了5百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族群,黃斑部病變、青光眼、視網膜剝離風險都比一般人高出許多;衛福部國健署研究指出,幼兒園大班升小一、小一升小二、小六升國一暑假是近視3大高峰期。

據北市政府衛生局2022年分析「學童用眼行為資料」顯示,「近距離用眼」及「戶外活動少」為北市國小學童近視的關鍵原因;陽交大教授劉影梅指出,孩子已經非常習慣使用3C產品輔助學習,但3C均需近距離使用,眼睛注視螢幕時,睫狀肌會持續收縮緊繃,無節制的長時間使用,將造成無法挽回的視力傷害。

劉影梅指出,親子間應建立3C使用約定,每天觀看螢幕時間不超過1小時、每次觀看30分鐘就要確實讓眼睛休息10分鐘;戶外活動也可減少近距離用眼,讓睫狀肌放鬆,加上陽光會刺激視網膜釋放多巴胺,抑制眼球軸長增長,不僅能幫孩子減緩近視的發生及惡化,爸爸也能減肥、媽媽能補鈣。

陽光對視力好處多,劉影梅說,可以預防近視及減緩進展,視網膜也能分泌多巴胺,抑制眼軸拉長,且戶外明亮陽光,縮小瞳孔能增加景深,視野遠則能幫助眼睛肌肉放鬆,還能進一步刺激視覺發育、增加維生素。

劉影梅建議,每週增加1小時戶外時間,可以減少2%近視風險;週末戶外活動 2小時,則可減少56%近視比例,吃陽光補黃金時段有2個,包括上午6時至10時30分、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

其實嬰幼兒出生時因為眼軸較短,因此有著天然的生理遠視,又被稱為「眼睛存款」,不過隨著年齡增加,眼軸距離越拉越遠,超過臨界點後就是近視。北市聯合醫院眼科主任蔡宜倫表示,孩子若不正確用眼,過快進入近視危險期,太早變成「近視眼」,將大幅增加成為高度近視的風險。

蔡宜倫建議,國小低年級應有100度遠視度數,而中、高年級則至少應有50度以上遠視度數,應定期進行視力檢測,才能及早發現視力異常警訊,提早矯正才能有效對抗近視的威脅。

北市自2019年擴大補助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童1年1次專業視力檢查,除透過學校安排,家長也可帶孩子前往醫療院所進行視力檢測;為鼓勵學童養成眼睛檢測習慣,設籍北市或就讀北市國小的學童,即日起持護眼護照(或護眼卡)至165家合約醫療院所完成檢測,即可獲抽獎機會,月月抽出羽毛球拍、電子跳繩、超商禮券等180個好禮。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