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鵬演慈父在行 離別米可白哭戲一次過

公視時代生活劇《牛車來去》隨著劇情推進,收視率節節攀升,演員細膩的演技也引起共鳴,其中一大討論亮點,便是飾演慈愛醫院院長林伯元的孫鵬,這是他繼1995年《驚世媳婦》、1997年《我的阿爸我的囝》之後,睽違26年,第三度與李岳峰導演合作。

劇中他與飾演女兒的米可白關係降至冰點,本週即將播出一場父女在車站的離別戲,劇組專程走訪屏東枋山車站,實地取景拍攝「藍皮解憂號觀光列車」,該列車非天天行駛,當天列車到站、開走,都只有一次的拍攝機會,因此劇組必須與時間賽跑,令同場演員孫鵬、米可白、潘奕如與顏邦智,印象相當深刻。

▲米可白 (左) 見到孫鵬 (右二) 離別的眼神,控制不住情緒飆淚,右為飾演母親的潘奕如。
▲米可白 (左) 見到孫鵬 (右二) 離別的眼神,控制不住情緒飆淚,右為飾演母親的潘奕如。

孫鵬曾透露,當年是跟李岳峰導演學會台語,才開啟了台語劇的演員生涯,這回再度合作,他興奮表示:「感覺就像回到從前,雖然經歷了那麼長的時間,但導演對戲的堅持,沒有任何改變。」劇中飾演醫生爸爸,三個孩子都經歷了不同的命運與考驗,現實生活中同樣身為人父的他坦言:「看到兒女遇到任何問題與麻煩,真的會比他們還緊張難過,深怕孩子無法度過難關,所以我非常能感同身受伯元的心境。」

▲孫鵬在《牛車來去》飾演醫院院長,睽違26年三度與李岳峰導演合作。
▲孫鵬在《牛車來去》飾演醫院院長,睽違26年三度與李岳峰導演合作。

孫鵬在劇中因錯失救女婿博文 (楊子儀飾) 的時機,與女兒千佳 (米可白飾) 產生疙瘩,幾年的疏離後,決定搬到高雄,一場在車站與女兒的分離戲,劇組為還原當時樣貌,千里迢迢來到屏東枋山車站,拍攝具有年代感的藍皮普快車。孫鵬回想:「劇組為了拍攝火車駛離的畫面,車上的我們只能直接搭到下一站下車,因為是很古老的火車,所以車上沒有冷氣,必須打開窗戶通風,中途經過很多山洞,到站後大家的鼻孔裡都變黑黑的,非常好笑。」

▲孫鵬 (右二) 決定帶著太太潘奕如 (中)、兒子顏邦智 (左二) 搬離台南。
▲孫鵬 (右二) 決定帶著太太潘奕如 (中)、兒子顏邦智 (左二) 搬離台南。

這場戲讓在場演員繃緊神經,除了情緒很重,還得挑戰拍攝一次OK不能NG,讓米可白直呼「壓力山大」,她印象深刻:「多年後千佳再次見到父母,一見面卻是離別,她知道自己也應該釋懷了。為了配合火車進站、離站的時間,其實是沒有時間醞釀情緒的,好險遇到了超棒的演員們,鵬哥、奕如姐和邦智,給予我滿滿的情感,當時一看到孫鵬爸爸的眼神就瞬間飆淚了,火車一離開,我甚至忍不住想追趕上去,很謝謝同場家人演員們給我的幫助。」

▲米可白 (前) 在車站的離別哭戲挑戰不NG,直呼壓力山大。
▲米可白 (前) 在車站的離別哭戲挑戰不NG,直呼壓力山大。

潘奕如對這場戲也記憶猶新,「拍攝當下大家都戰戰兢兢,排練了無數次,我內心不斷祈求『一次OK』,很感謝大家的凝聚,讓我們真的一次拍攝到位,而且拍得非常有感覺。」她飾演個性溫柔內斂的醫生娘美慈,生活重心都在先生與三個孩子身上。這是潘奕如第一次跟孫鵬合作,稱讚鵬哥非常好相處,「私底下也相當幽默風趣,但只要一開始拍攝,又能馬上呈現出爸爸的豐沛情感,可以互相丟接球,彼此感染情緒,對起戲來相當過癮。」

▲潘奕如在《牛車來去》飾演個性溫柔內斂的醫生娘。
▲潘奕如在《牛車來去》飾演個性溫柔內斂的醫生娘。

新生代演員顏邦智飾演林家小兒子承杰,原本是前途大好的高中生,卻因政府社會動盪,產生反對體制的改革思想,甚至走上街頭,最後不僅受傷,連帶造成姊夫博文的身故。提到揣摩角色心境,顏邦智說:「開拍前為尋找承杰反對體制的思想與動機,去了國家人權博物館、二二八紀念館,感受那個從未體驗過的年代,才漸漸理解承杰想表達自我的心境。」但意外害姊夫中彈,他不捨地說:「承杰精神受到刺激而變得『傻空』,是時代下的悲歌。」

▲顏邦智飾演前途大好的高中生,卻因政府動盪產生了反對體制的改革思想。
▲顏邦智飾演前途大好的高中生,卻因政府動盪產生了反對體制的改革思想。

上週公視播出第15、16集,收視破2,最高達2.10,落在米可白飾演的「千佳」與「阿春」安心亞互訴對「博文」的思念橋段,兩個女人雙雙落淚,讓人揪心。《牛車來去》每週六晚間9點公視首播,當晚10點中華電信MOD、Hami Video、公視+同步上架。

(照片提供/公視、禾豐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