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期少2週!台北大學跟進台大、台師大 「16週制度」明年上路

為與國際教育環境接軌,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與台灣科技大學自111學年度開始實施一學期16週,比現有18週少2週。近日台北大學也獲得教育部同意,自明年開始實施16週制度,4所大學學生平均1年約有4個月寒暑假,為台灣高教史上重大變革。

教育部高教司指出,依照大學法施行細則第23條規定,大學的學分計算原則是以「授課滿18小時為一學分、實驗或實習每學期則是36小時至54小時為1學分」,而所謂的一學期16週制度,仍遵守此原則,計算下來課程得以在16週完成。

國內包括台大、與台大同系統的台師大於111學年度同步採1學期16週制,台科大於112學年實施,而台北大學近日也獲得教育部同意,將從113學年度開始實施新制度。

台北大學表示,因教育部7月下旬才通過申請備查,因此校方決定112學年度採「16+2」制度,113年度再改為16週制度,而112年學年度算是為新制度做暖身準備。

高教司對此解說,教育部尊重全台各大學有各自辦學特色、發展目標,這3年來又因新冠疫情影響,延伸出調整每學期授課週數需求,不過因牽涉廣泛,為顧及教師規劃教程、學生受教權益、教學品質,校方應採納校內多元意見,充分交流討論,凝聚共識並完成教務章則修正,包括課程調整規範、招生考試期程、教師基本授課時數、學校行事曆等以利調整學期週數。

不過,高教司點名台師大沒有符合學則訂定學期週數規範,要求改善。台師大校方則回應,先前已辦理校內溝通諮詢會議並納入學則修正,校務會議已通過。

另外,先前暨南國際大學也將申請16週制度,校長伍東星回應表示,因為部分學系學生有國家考試需求,因此校方目前沒有規劃改制,而是採用「16+2」週,第17週和第18週讓學生能多元彈性自主學習。

至於已實施一學期16週制度的台大去年就曾分享,台大外籍生可放寒假回家過聖誕節,不必趕回台灣考期末考,而台籍師生暑假也有整整3個月時間安排國際交流、實習等,並舉例台灣相同學制的美國哈佛大學、伊利諾大學平均每學期為16週,英國倫敦大學僅11週到12週,日本大學則是15至17週左右。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