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取代工讀 高教深耕21.8億扶助23萬弱勢生

教育部舉辦大專校院弱勢協助機制分享會。(陳國維 攝)
教育部舉辦大專校院弱勢協助機制分享會。(陳國維 攝)


教育部推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針對弱勢學生,要求各大專校院建立「學習獎助金取代工讀金」的扶助機制。教育部今天(17日)表示,這個學年度已投入新台幣16.4億,加上企業捐資的5.4億,總計21.8億元,讓全國近23萬人次學生受惠。#記者陳國維採訪報導#

為了讓弱勢學生能安心讀大學,不要為了經濟問題而拚命打工,教育部在高教深耕計畫中,設有大專校院弱勢協助機制,各校應對校內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學生、身心障礙人士子女、特殊境遇家庭子女、原住民或新住民學生,提供多元學習獎助學金措施,讓學生可透過參與整學期的課業輔導、證照訓練、技能培訓,或以優異的學業成績,獲得不同額度的獎助學金。

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為鼓勵各校爭取社會資源,建立外部募款基金,教育部提供1比1的補助額度,讓獲得高教深耕計畫補助的學校,可再得到最高新台幣500萬元的加碼金;總計這個學年度,政府補助了16.4億,企業共捐資5.4億,共有近23萬人次的學生獲得協助。潘文忠:『(原音)尤其在大學階段,我們看到不少的學生在面對這些生活面,我們說實在的問題,這個不是我們用教育的理念,或是用一種勸說可以來協助他。』

就讀義守大學的蘇怡美,15歲時發生嚴重車禍,讓她歷經13次開顱手術,父親癌症過世,現在和姐姐一同照顧罹患心臟病及腎臟病的母親。蘇怡美說,透過這項弱勢協助機制,讓她在近一年獲得教育部4萬3千元的獎勵金,學校也給予許多協助。蘇怡美:『(原音)像我之前會到醫院當志工,就是用我的故事鼓勵其他人,因為他們走過的,我都走過了,然後他們會有說服力、會更有動力去做;然後我也希望未來我如果真的成功的話,我會回饋社會。』

經濟弱勢的南台科技大學學生洪瑀襄,則獲選今年俄羅斯世界技能競賽西點製作職類的國手資格,將在10月出國比賽,她感謝教育部和學校,讓她能透過「學習取代工讀」的制度,獲得學習獎助金和材料費,使她得以安心練習,為國爭光。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