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性青聚點「好伴社計」陪伴實作生蹲點大臺中地區

好伴社計今年繼續推動「社計現場」蹲點實作計畫(圖源:好伴社計)
好伴社計今年繼續推動「社計現場」蹲點實作計畫(圖源:好伴社計)
2023年實作生接觸街友議題桌遊(圖源:好伴社計)
2023年實作生接觸街友議題桌遊(圖源:好伴社計)
2022年實作生合影(圖源:好伴社計)
2022年實作生合影(圖源:好伴社計)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配合國家發展委員會「加速推動地方創生計畫」,扶植在地青年成為「學習性青聚點」,開設在地課程分享經驗,並且提供蹲點實作機會。社會設計事務所「好伴社計」2022年成為學習性青聚點,連續3年推動「社計現場」蹲點實作計畫,深度耕耘臺中市舊城區,今年更將實作場域擴大至大臺中地區。

 

好伴社計於2022年及2023年分別培訓5名及3名實作生,實作場域集中於臺中舊城區,行動內容包含植物交換、地方人物誌、議題攝影、探索遊戲等。今年好伴社計招募3名實作生,並將實作場域擴大至大臺中地區,希望透過更寬廣的視野,呈現實作生的觀察視角,述說不同地區的在地故事。

 

好伴社計專案社計師楊庭瑄說明,好伴社計為實作生規畫學習模組與實作模組,在為期2個月的實作期間內,每週策畫1次主題課程及討論交流,並由3名資深成員作為導師全程共學,陪伴實作生摸索興趣、探索在地,進而設計行動導向的議題實作方案。

 

她指出,好伴社計重視陪伴勝於指導,承諾提供「終身保固」的服務,即便結束見習,也歡迎實作生日後上門諮詢。因此許多實作生結業後,依然不時會到好伴社計的辦公室串門子,好伴社計也盡量媒合各種機會,鼓勵實作生投入地方事務,持續深耕地方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