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批綠能發展區光電典範變調 內政部:納國土計畫確保永續

經濟部去年啟動「綠能發展區」政策,選定低地力農地、非養殖生產區魚塭等條件,以免經審查增加誘因,提高光電設置比例。內政部也配合鬆綁土地管制法規,引發民間質疑不符國土計畫精神,妨礙國土永續。內政部19日澄清,修法已經喊停,並承諾綠能發展區納入國土計畫體制。經濟部也說明,預計9月公開能源用地白皮書光電篇,做為地方空間規劃的上位指導方針。

農地光電爭議多年未解。圖為苗栗山坡地,僅供示意。攝影:孫文臨
農地光電爭議多年未解。圖為苗栗山坡地,僅供示意。攝影:孫文臨

低地力和非養殖地 「綠能發展區」大小通吃、免經審查

我國2050年太陽光電目標40~80GW,需要2~6萬公頃的土地,經濟部研擬「綠能發展區」政策,選在台17線以西沿海「低地力」農地及「非養殖生產區」魚塭提高光電設置比例,初步篩選面積約1122公頃。

內政部配合政策預告鬆綁「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專區內農牧用地、林業用地等設置再生能源設施免經審查,且不受660平方公尺面積限制。民間擔心衝擊農業,反彈聲浪不斷。地球公民基金會邀請專家學者分析,中央應先說明政策內容,不該帶頭放寬管制,才不會形成國土計畫破口。

地球公民基金會19日舉行「國土治理下的地面光電發展策略」共享日光系列座談會,長期研究國土計畫的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教授趙子元說明,國土計畫的功能是「計畫引導管理」,應由部門先提出空間發展計畫,再由國土計畫協調土地競合,最終才形成土地管制規則。目前的農地光電爭議,仍待經濟部、農委會提出部門空間計畫。

地球公民基金會邀請公部門回應民眾疑慮。由左至右為內政部營建署綜合計畫組組長蘇崇哲、農委會企劃處副處長王玉真、經濟部能源局光電組組長林文信。攝影:劉庭莉
地球公民基金會邀請公部門回應民眾疑慮。由左至右為內政部營建署綜合計畫組組長蘇崇哲、農委會企劃處副處長王玉真、經濟部能源局光電組組長林文信。攝影:劉庭莉

內政部喊停「非都管」修法 綠能發展區納國土計畫

能源部門的空間計畫究竟何時才出爐?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游振偉表示,能源用地白皮書光電篇預計9月公開。能源局光電組組長林文信透露,白皮書會有三大原則:夥伴關係(中央引導地方規劃)、大小有別(大案場專區管理、小案場社區普及)、在地共榮(改善回饋機制)。且未來將滾動檢討推出2.0版,作為地方空間規劃的上位指導方針。

至於農地政策白皮書,目前則暫無公開期程。

飽受爭議的「非都管」修正草案已完成法定預告程序,民眾擔憂隨時可能上路。內政部營建署綜合計畫組組長蘇崇哲表示,修法程序已緊急喊停,不排除可能退回草案,會持續與社會溝通,達成共識才會正式實施。蘇崇哲也表示,綠能發展區將納入國土計畫架構,協助地方政府整體規劃。

彰化縣大城鄉被劃為「低地力」區域,實地走訪卻是綠油油一片。攝影:劉庭莉
彰化縣大城鄉被劃為「低地力」區域,實地走訪卻是綠油油一片。攝影:劉庭莉

農委會:尊重地主 繼續務農就不會劃專區

林文信說明,綠能發展區自2022年4月啟動,分階段盤點低地力土地、排除環境敏感區、地方溝通、遴選業者、監管案場施工營運。目的是建立光電開發典範,作為地方政府規劃的參考,同時可避免土地炒作。

農委會企劃處副處長王玉真表示,綠能發展區尊重地主意願,確認有意願的土地才劃設作為光電使用;若農民選擇繼續務農,就不會在專區內。

王玉真表示,低地力區域是盤點嚴重地層下陷地區,綜合評估土壤鹽化、易淹水、長期荒廢等,可避免光電與糧食生產區農地競合。更不諱言表示,氣候變遷下「這些地或許就不見了」,不需考量恢復農用。

👉2023節能家電補助懶人包 購買攻略看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