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亞洲民主艱困時刻 美國政策費思量

(中央社記者周世惠舊金山28日專電)「現在是亞洲民主的艱難時刻」,美國政治學者戴雅門說,民主台灣受中共軍力威脅,其他亞洲國家民主倒退,拜登政府在印太地區對抗威權中國,要先「讓民主人士活下來」。

24日出刊的「東亞論壇季刊」(East Asia Forum Quarterly)專題是「拜登勝選後的亞洲」(Asia after Biden's election)。戴雅門肯定美國前總統川普政府的外交政策轉向為對抗日益威權化的中國,但川普不重視民主與人權議題,「採取討價還價、價值中立的方法和中國相處」,現任總統拜登的做法會不同。

戴雅門(Larry Diamond)在這篇討論亞洲民主的專文中認為,拜登行政部門將優先重建美國內外的民主,但拜登在亞洲對抗威權主義與保護自由之間,將面臨巨大的困難和矛盾。原因是威權中國日益強大,美國聲望走下坡。他預測,拜登政府的中國政策有可能在「舊現實主義」(Old realism)與「新現實主義」(New realism)兩種競爭觀點中,建構出一個對中國的務實立場。

「舊現實主義」源於1970年代前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對中國的門戶開放政策,認為北京政權融入國際體系後,中國會成為「負責任的利害關係人」、帶動「和平崛起」和逐步現代化,成為不完全民主卻較開放的政治體系。

「新現實主義」認為中國將取得亞洲主導地位,把美國趕出印度太平洋地區,中國建立軍事基地並控制南海、破壞美國與盟邦的關係,為了區域安全與防衛民主,美國和中國競逐印太主導權勢不可免。

中國軍隊的現代化和日益擴張逐漸威脅民主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等以愈發好戰的口吻表達「統一」台灣的意圖。戴雅門觀察,「台灣的蔡英文總統的政策」遭遇(北京)心理戰和其他形式的恐嚇。

他說,拜登政府必須考量如何部署更多軍事力量,以防禦、遏制中國的軍事脅迫,同時避免不必要的對抗、或進一步點燃已高漲的中國民族主義情緒。

印度是亞洲另一個大國,十年內人口將超過中國,經濟和科技正努力發展。儘管印度的軍事費用僅為中國的1/4,印度擁有龐大軍隊,且美、日、澳、印為「四方安全對話」(Quad)合作夥伴。

印度對亞洲民主的未來扮演重要角色,戴雅門示警,印度正朝著專制方向漂移,印度民主惡化是大問題,「華府對此知之甚少」。

「現在是亞洲民主的艱難時刻」,戴雅門細數亞洲各國民主狀況,緬甸軍方2月初發動政變,結束5年的半民主試驗;泰國軍方仍與君主制一起掌權,阻斷重返民主的機會;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是反自由的民粹主義者、削弱菲律賓民主體制。

軍系出身的強人總理洪森(Hun Sen)把柬埔寨轉成一黨專政;越南嚴厲鎮壓異議人士和公民空間;馬來西亞的民主前景停滯不前;而民主的印尼和蒙古內部壓力重重。

即使在施行民主比較久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執政8年時間,民主實力減弱;南韓中間偏左的文在寅政府侵犯司法獨立和言論自由;儘管台灣的民主自由蓬勃發展,卻日益受到中國威脅。

研究民主轉型的戴雅門是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資深研究員,曾在70多個國家實地研究民主議題,主持過的研究計畫包括阿拉伯改革與民主、以及台灣民主。

關於亞洲的民主前途,戴雅門認為,要促進亞洲民主必須整合戰略與人權的要項,強化與捍衛公民社會的夥伴,並寄希望於中期。

他表示,印太地區很少人會希望他們的國家成為中國控制下區域秩序的附庸,這個共同利益可鼓勵區域內就人權議題與法治交流互動。他也呼籲美國及其民主盟邦通過外交與援助來保護此地的公民團體和獨立媒體,在比較極端的狀況如香港,要對有危險的民主人士提供臨時、甚至長期住所。

短期內,美國最優先的重點可能是遏制民主倒退、對抗威權中國的崛起。戴雅門說,在某些國家,這意味著「讓民主人士活下來」。

戴雅門寫道,亞洲年輕人越來越要求一個比較開放、負責任的政府,讓我們期待當前威權主義得勢的時代終將過去。(編輯:郭中翰)110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