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疫後通脹是曇花一現,最多持續2年

勞工部公布的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5月上漲5%,漲幅為2008年經濟衰退以來最大。圖為華人在超市購物。(記者劉先進 /攝影)
勞工部公布的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5月上漲5%,漲幅為2008年經濟衰退以來最大。圖為華人在超市購物。(記者劉先進 /攝影)

聯邦勞工部公布的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5月上漲5%,漲幅為2008年經濟衰退以來最大,超過經濟學者預期的4.7%。全美經歷汽油上漲、房價飆升,就連買新車都要加錢競價。目前,有關通貨膨脹的擔憂頗多。但柏克萊加大一些經濟學家在學校官網撰文說,隨著美國經濟重啟,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脹可能是溫和且曇花一現。隨著經濟的穩定,幾乎肯定會消失。

柏加大經濟學教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奧布斯特菲爾德(Maurice Obstfeld)認為,通貨膨脹率為5%、6%,也許更高。但幾年後的膨脹率不太可能超過3%。他列舉了一個更具技術性的因素。雖然5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將通貨膨脹率定為5%。但另一個衡量標準,即消費者價格指數中位數(median CPI),在5月和4月只有2.1%。經濟學家認為此標準是衡量未來通貨膨脹的一個更準確的信號。

這些數字表明,通脹壓力是溫和的。然而,其他動態前所未有,反映了經濟中更深層次的變化,這些變化可能隨著疫情的發生而加速。

柏加大經濟學家戈羅德尼琴科(Yuriy Gorodnichenko)說,通貨膨脹是讓人害怕的事情。當出現一些通貨膨脹時,意味著經濟在復蘇。這很好,是一個健康的標誌。這並不意味著美國會回到1970年代(高速膨脹時代)。

柏加大經濟學家認為,通貨膨脹預測本身是不確定的,如今的較高物價可能是一個曇花一現,最多持續一到兩年。新的通貨膨脹數字大約是過去十年年通貨膨脹率的兩倍。但遠遠低於20世紀70年代平均每年7.9%的通貨膨脹率。1980年通脹率達到高峰,接近14%。

那次通貨膨脹對美國經濟造成深刻而長期的損害。數以千萬計的美國人的收入和儲蓄的價值被急劇侵蝕。企業面臨著價格上漲和廣泛的不確定性,這使得他們很難為供應和勞動力的成本做預算。失業率上升。且多年一直居高不下。

奧布斯特菲爾德說,聯準會(Fed)將面臨一個關鍵的挑戰:隨著經濟恢復活力,允許價格上漲,但隨後小心翼翼地提高利率,以冷卻經濟,並在經濟變得更強大時減緩通脹。這一努力的成功,也可能決定美國人是否開始預期持續的更高通脹。通常要經過一段長時間的高通脹,消費者預期才會開始轉變。

在美國經濟學家中,對於聯準會是否能夠對其干預措施進行足夠的微調,以減緩通貨膨脹而不導致經濟衰退,存在激烈的辯論。在柏加大,經濟學家們傾向於認為這是有可能的。

曾任財政部助理副部長的經濟學教授德隆(J.Bradford DeLong)預計,隨著疫情的消退,任何溫和的通貨膨脹都將曇花一現,然後趨於穩定。但這是將在未來18個月或兩年內決定的事情。在試圖讓經濟重新開放並儘快恢復充分就業的末期,將是一個複雜、不確定和混亂的過程。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台灣包機來打疫苗 單程25萬 已有兩批成行
「做自己好累」 24歲母崩潰將娃拋窗後跳樓
6州完全解除緊急狀態 加州暫緩 防疫情死灰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