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陸動用刑事 懲獨力度增

中共廿一日發布共計廿二條內容的「懲獨」意見,其中「缺位審判」引起國人是否會在海外遭到引渡的擔憂,台灣學者認為,「台獨罪」屬政治犯範疇,除非涉及暴力,原則上不受引渡,但學者也示警,大陸司法惡名昭彰,台灣人被「羅織入罪」風險仍在。大陸學者則稱,「懲獨」意見表明大陸開始運用刑事司法手段,提升懲治台獨頑固分子的力度,希望台灣民眾與台獨勢力畫清界限。

國際法學者宋承恩昨出席「台獨廿二條:中共的台版國安法」座談會指出,這是典型大陸法律戰一部分,明顯是把法律武器化來打壓台獨。就未來國人是否可能遭引渡,他指出,這牽涉到司法管轄權的執行面,即大陸是否有能力把「非法的」司法管轄權主張及執行面擴至他國。

宋承恩提到,港版國安法公布後,大陸起訴大批政治犯並對其加以司法審判,導致澳洲、紐西蘭、英國、加拿大、美國等都停止適用引渡條約。

台灣智庫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吳瑟致表示,大陸目前與六十九個國家簽訂法律互助相關條約,其中六十五國是針對刑事司法協助條約。雖然這些國家簽訂司法互助,但不一定會進行引渡或遣返,取決於大陸與其外交友好關係。

宋承恩認為,在大陸將法律工具武器化後,台灣須積極向外進行外交安全聯絡網,讓國人在外不會因大陸秘密起訴,或因「台獨罪」而被論罪,要使國際社會理解大陸濫刑起訴侵犯國際人權,完全違反國際法主張。

綜合陸港媒體報導,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稱,這表明大陸開始運用刑事司法手段提升懲治台獨頑固分子的力度。他並稱,一個月來,賴總統三次發表「兩國互不隸屬」的台獨論調,試圖從歷史、文化、法律、國際等多領域,全方位地推進台獨冒險活動,嚴重威脅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大陸發布懲獨意見是展現堅決反對台獨分裂的決心和意志。大陸希望台灣民眾與台獨勢力畫清界限。

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仇長根稱,該意見不針對台灣民眾,大陸將進一步做到精準「打獨、遏獨」。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娘家給的黃金放「婆婆金庫」 媳婦想討回來竟被罵:不是妳說的算
女生穿比基尼拍照為何要跪地?過來人曝3理由 網喊:終於有人解答
三生肖有當「大人物」的命!屬虎天生領導者 一類人善於把握趨勢
年賺千萬!25歲妹子做「爸爸活」一腳踏30船 公開撩男人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