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ETF之亂恐釀系統性風險

隨台股站上2萬點新高,ETF申購掀起一波熱潮。此為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隨台股站上2萬點新高,ETF申購掀起一波熱潮。此為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隨台股站上2萬點新高,ETF申購掀起一波熱潮,募集短短幾天動輒1、2000億元的規模,連香油錢都拿來投資,在國內引爆ETF之亂;北威17日舉辦「ETF熱潮的影響」論壇,中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林建甫表示,從近來熱銷的ETF,窺探出有三大風險,包括成分股太類似、被吃豆腐以及助漲助跌可能衍生的狀況。他指出,由於成分股太類似,上市先有助漲效果,但一旦基本面有變、遭大量贖回,就會加重跌勢,助漲助跌恐發生系統性風險。

林建甫分析,市場資金太多,全球主要股市陸續攀上新高,不論小資或高資產族群都想參與這波資金行情,助長了ETF的熱潮,公開、透明、手續費較便宜,是ETF的優勢;不過,近來熱銷ETF成分股太類似,加上掛牌前必須進場90%持股,就有對作、套利的空間,俗稱吃豆腐。

其次,當ETF籌碼占市值比例愈大時,雖有助漲效果,但重疊的個股評價降低遭剔除時,可能面臨數以百億計的資金,在短短幾天遭抽乾窘境,跌勢可能相當可觀。

林建甫以熱門成分股漢唐為例,4檔高股息ETF都持有,換算籌碼多達170幾億元,由於公司市值只有787億元,ETF占市值比超過2成,資金不斷湧入,今年3月20日漲幅超過56%,整體來說,助漲助跌,恐發生系統性風險。

政大財管系特聘教授周冠男則認為,投信幫ETF名字取得很夢幻,只要取個高股息、高收益等,都賣得嚇嚇叫,後來監理機關要求高收益債券要分等級,當投資人看到前面冠上「非投資等級」關鍵字,問理專後才發現風險較高,就可能不買了,簡言之,名字真的會影響真實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