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騎自行車/韓惠材

韓惠材

自行車是一個時代的時髦,而今做為一種落伍的交通工具,慢慢在退出歷史舞臺,它己被先進舒適的汽車、地鐵、公車所取代。自行車無論新舊,其存在的形式己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存在於記憶中,有自行車相伴的少年情結。有些東西雖是一個物件,卻是一段歲月的見證,它伴隨著我們成長,有我們太多太深的回憶。而今,自行車己擱置,當初的少年己成有為青年,但念念不忘的仍是當年的少年情懷。歲月催人走,誰人不懷春,誰人不念舊,走過的歲月回不了頭,只有懷念。

學騎自行車,是少年的一段快樂記事,不單單學會了騎行,也是成長的見證。“坐車不要晃動,晃動車行不穩;腳要外揚,不能被軲轆卡住。”交待完注意事項,我的父親在後面緊緊扶穩車子,我上去後,使勁蹬踏板,眼睛要麼向下看,老往腳蹬自行車看,生怕自己沒有腳踩穩來。要麼就往父親扶車看,生怕我父親鬆手。笨重的自行車完全不聽使喚,常常抓不住平衡感,經常是跌跌撞撞的胡亂撞。但在父親的幫助下,我很快掌握了要領。開始先學“遛車”,把身體靠近車身,雙手扶把,用手指勾住刹車,隨時做好刹車準備,然後左腳放腳踏板上,右腳點地,車身輕微右傾,左腳一上一下45度轉動,這時自行車跟隨著踏板的轉動開始向前運動,先慢後快,在慣性的作用下保持平衡。摸著門路,放開膽子後,終於可以獨自騎行一段路了,但上下車還是需要父親幫襯扶著。我洋洋得意,如沐春風,享受美好,盡力尋找腳不落地的騰飛感覺,莫名的興奮激動貫穿全身!孩子的欲望就那麼簡單,滿足了就心花怒放,不愛唱歌的我,居然哼起不成調的歌子來了。一不小心沖進泥坑裏,結果車子還是倒了,搞的滿身水泥,摔了個嘴啃泥。

已經記不得多少次倒地再爬起來,重複著上車、把方向、腳踏車動作。漸漸地我不害怕了,也從中領會騎車的要領,掌握了平衡。再後來,我都能脫離我父親的幫襯,歪歪扭扭地往前騎很長一段路。雖然我的腿上時常會蹭了皮,多了一堆烏青,但學會騎車的那種激動感充滿了胸膛,我也從搖搖晃晃的慢騎,變成了如同閃電般的快騎。這是我對學騎自行車的記憶。學騎自行車讓我懂得了要敢於突破自我,挑戰自我,不怕困難就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