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下一個華為!」五角大廈稱中國製起重機內含感應器,恐將淪為情蒐間諜工具

中國高空偵查氣球日前闖入美國領空引發緊張局勢,這讓華府開始對非傳統間諜活動保持更密切的關注。《華爾街日報》最近指出,美國部分國安和五角大廈官員日益懷疑,豎立在美國各大港口、用來裝卸貨櫃的中國製起重機,恐將成為北京在眾目睽睽之下祕密蒐集情報的間諜工具,美方甚至將其比作「特洛伊木馬」。

起重機恐成為下一個華為

《華爾街日報》(WSJ)5日報導指出,由上海振華重工股份有限公司(ZPMC)製造的起重機雖然品質頗佳且價格低廉,但內建複雜感應器,讓美國部分國安官員擔心,這些機器可能會被用來追蹤貨櫃的出發地和目的地,進而得知進出美國、用來支援全球各地美軍軍事行動的物資訊息。

「起重機可能會成為新的華為,」前美國高級反情報官員埃瓦尼納(Bill Evanina)表示,這些巨型機械可以替企圖破壞美國航運物流的人提供遠端操控權限,「這會是合法業務的完美結合,能偽裝進行秘密情報蒐集」。

對此,中國駐美大使館的一位代表直言,美國對起重機的擔憂如同偏執狂,企圖阻礙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大打『中國牌』和散佈『中國威脅論』是不負責任的做法,同時也會損害美國自身利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6日也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有關說法完全是「草木皆兵」,試圖誤導美國民眾。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同日也在個人微博上表示,所有中國人聽到這個消息,都會覺得美國在部分菁英的主導下,患上「被迫害妄想症」。

振華重工是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Company Ltd.,簡稱「中國交建」)的子公司,中國交建則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倡的「一帶一路」倡議的主要承包商,2020年美國政府以該公司涉及中國軍民融合計畫為由,限制中國交建下屬5家企業使用美國技術。

美國港口近80%起重機來自中國

振華重工的起重機大約20年前就進入美國市場,其憑藉低廉價格,以及近年與微軟(Microsoft)在數據分析上的合作,頗受當地產業高層青睞。一位美國官員稱,美國港口使用的近8成貨櫃起重機皆由振華重工製造。該公司更宣稱,它如今已掌握全球70%的起重機市場,並在逾100個國家 ∕ 地區銷售產品。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這些大型起重機通常在完成組裝後才透過船隻運至美國港口,並仰賴中國開發的軟體運作。美國官員稱,在某些情況下,負責維護這些起重機的是持有兩年美國簽證的中國籍人員,他們則認為這是中方蒐集情報的潛在途徑。

《華爾街日報》引據知情人士消息表示,過去兩年,維吉尼亞州、南卡羅萊州和馬里蘭州靠近軍事基地的港口,皆向振華重工購入起重機,這引起美國國家安全機構和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擔憂。另一些知情人士則稱,2021年FBI搜查一艘向巴爾的摩(Baltimore)港運送振華重工起重機的貨船,並在船上發現情蒐設備。

2023年2月,美國加州長堤港(Port of Long Beach)。(AP)
2023年2月,美國加州長堤港(Port of Long Beach)。(AP)

2023年2月,美國加州長堤港(Port of Long Beach)。(AP)

美國加強關注非傳統間諜活動

隨著美中緊張局勢日益加劇,美國國安官員近年列舉一系列可能在美進行監視的中國製設備,其中包括行李檢查系統和電力變壓器。華盛頓當局也擔心,北京會透過戰略性投資,增加對世界各地港口的掌控。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幾乎包辦全球所有的新造貨櫃,並且控制相關的航運數據服務。

去年12月,美國國會議員才通過價值8500億美元的國防政策法案,要求美國運輸部海事局與國防部官員等人協商,在今年底前針對「外國製造的起重機是否在美國港口構成網路或國家安全威脅」的議題,進行非機密研究。

白宮發言人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6日回應,白宮對於《華爾街日報》的起重機報導沒有任何評論。但尚皮耶也說,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與國土安全部、國防部、海岸警衛隊,以及情報委員會成員正密切合作,努力解決海上運輸系統的潛在網路漏洞。她強調拜登總統非常重視此事,「我們始終採取行動,確保我們保護我們的國家安全」

共和黨議員要求「禁購中製起重機」

儘管美國國防部官員並未詳細說明起重機至今有被用於不良目的的案例,但鑒於先前中國高空偵查氣球入侵引發的緊張局勢,西方執法單位已將監測中國間諜活動列為優先事項。美國國防情報局(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2021年曾進行一次機密評估,認為中國政府有可能阻礙港口交通或收集通過港口的軍事設備的情報。

共和黨籍佛州聯邦吉梅內斯(Carlos Gimenez)去年曾提出立法,要求禁止美國購買中國製起重機,並鼓勵使用其他國家的產品。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成員魏瑟爾(Mike Wessel)在一份聲明中則指出:「港口物理和物流技術上的基礎設施是一個關鍵的脆弱領域。」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