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亞洲」會議首度來臺召開 印太區14個官方太空機構齊聚TASA共商災害管理機制

亞太區域太空組織論壇(APRSAF)下的守望亞洲(Sentinel Asia)倡議1月30日起連續兩天在國家太空中心(TASA)新竹總部舉行「守望亞洲指導委員會議(Steering Committee Meeting of Sentinel Asia)」,這也是該會議首度來臺召開。共計有來自日本、菲律賓、泰國、印度、越南、新加坡、阿聯酋逾30位代表與會。與會者分別來自14個印太地區的官方太空機構、災害管理單位以及國際組織。會議側重各國間未來如何有效協作,善用遙測衛星及網路地理資訊系統(Web-GIS),提升亞太地區災害管理,以及優化災害訊息共享機制。

臺灣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表示,臺灣具科技實力、開放態度,亦有積極推動國際參與做出具體貢獻的意願,往後將持續擔負起辦理相關國際組織會議主辦國的職責,歡迎全世界科研領域的公私部門專家齊聚臺灣,交流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術應用,有助於共同提升亞太各國在各個領域的科研水平,促進區域性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並在環境、經濟、社會不同面向,向上向好均衡發展。

TASA主任吳宗信在會議開場致詞中表示,TASA於2010年加入守望亞洲計畫,並成為資料提供者(Data Provider Node, DPN),由福爾摩沙衛星二號及五號拍攝衛星影像,提供緊急救災取像服務。10多年來,每年平均支援約 29 項災害事件。2022年亦成為資料分析者(Data Analysis Node, DAN)。2023年共支援20件,成為僅次於日本太空機構JAXA的最大貢獻者。吳宗信也揭示,待未來我國福衛八號光學遙測衛星星系與福衛九號合成孔徑雷達星系陸續提供在軌服務後,都成為守望亞洲的生力軍,為全球災害管理做出更多實質貢獻,善盡作為地球村一員的國際責任。

亞洲減災中心(ADRC)在報告中特別提到,土耳其內政部災害與應變管理署(AFAD)表示去(2023)年2月土耳其大地震,TASA提供的衛星影像分析資料幫助最大。TASA團隊在收到緊急觀測需求(EORs)後進行緊急排程取像,透過時序資料變異分析及非監督式分類技術,判識出疑似建物倒塌地點,再套疊到衛星影像上,提供災害評估分析資料。

TASA資料處理組同仁也分享TASA自行建構在QGIS軟體上的「自動增顯前處理模組」,應用在野火、水災、爆炸、旱災等災害案例,此工具也協助孟加拉水利發展局(BWDB)運用,成效良好。日本與泰國都表示對臺灣的分析反應速度印象深刻,對這個工具感興趣,TASA表示樂於分享工具及使用手冊,讓各界利用。

「守望亞洲為亞太地區太空組織論壇(APRSAF)」所提出的倡議計畫,以提供和利用衛星觀測資源,達到防災和人道救援目的之多邊合作計畫。2005年成立至今,共有29個國家、97個組織、17國際組織參與會員。當洪水、土石流、地震、火災、海嘯等災害發生時,守望亞洲的衛星可以進行緊急觀測,將資料傳送給受災區當地政府,協助評估災損情況,制訂更為切合實際需求的復建計畫。 展望未來,守望亞洲除了短期的災難緊急救助,更擴展到防災準備及災後復建等更長期且影響層面更廣泛的工作,持續提高社會安全、提升備災預警速度與準確性、減少社經損失,成為亞太地區發生災害危機管理的重要機制。

守望亞洲的資料提供成員及其所屬衛星,包含日本太空機構JAXA的ALOS-2、Resourcesat-2,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的Cartosat-3,泰國地理資訊與空間技術開發機構GISTDA的Thaichote、越南科技翰林院VAST的VNREDSat-1A、新加坡大學遙測及影像處理中心CRISP的TeLEOS-1、阿聯酋太空中心MBRSC的KhalifaSat,臺灣TASA的FORMOSAT-5、菲律賓太空中心PhilSA 的DIWATA-2、NovaSAR-1。 守望亞洲指導委員會每年舉行一次實體會議,主要討論及訂定中長期策略方向、短期工作執行內容、營運經費籌措與運用,舉辦地點由成員國爭取加入輪流主辦。成員國必須是被認定為該倡議的重要貢獻國家,TASA於2015年應邀代表臺灣加入指導委員會。

守望亞洲指導委員會成員齊聚TASA。(國家太空中心提供)
守望亞洲指導委員會成員齊聚TASA。(國家太空中心提供)

The post 「守望亞洲」會議首度來臺召開 印太區14個官方太空機構齊聚TASA共商災害管理機制 first appeared on 立報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