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梯田/劉丹影
劉丹影
隨陝西電視臺《唱支山歌給黨聽》節目組赴馬爐村採訪,感受不一般的山水人文。春天的馬爐鄉野,萬物吐翠,綠意盎然,再一次地令人震撼。
驅車沿丹江南行,一路山環水繞,突然一個急轉彎,車子鑽進了大山的肚子裏,在流嶺腳下山路十八彎,繞著繞著,人仿佛被雲馱著般地恍惚,等嘎地一聲刹住了車,馬爐村到了,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副山水畫卷:藍天白雲下,青山綠水間,一彎彎石坎梯田錯落有致,讓人置身於如夢似幻般走不出來。
等完完全全清醒從車上下來,驚奇、震撼一股腦撲面而來,幾乎與共和國同歲的石坎梯田,在經歷了60多年風雨飄搖後的今天,依然是那樣堅如磐石。由此,我想起了一個人,一個同樣能令人驚奇和震撼的已故村黨支部書記,我的養父劉西有。
說到養父,筆者不得不多費點筆墨。
1949年10月,紅太陽的光輝照亮了秦嶺腹地丹江南岸一個叫馬爐的窮山溝。如牛似馬的窮苦百姓一個個跳出了苦海,開始了對新生活的無限憧憬。在這些窮苦百姓中,有個小名叫劉慶的後生,他從區上開會回來,顧不上歇息,就把村裏的7個光棍漢召集在自己家裏,回應黨中央“組織起來由窮變富”號召,成立起了全縣第一個變工隊。人組織起來了,卻沒有一把像樣的工具,眼看著春耕大忙時節的一天天逼近,他乾著急卻無能為力,沒錢購買鐝頭啊。
正在他輾轉難眠之際,從百十裏外的趙川傳來了好消息,在那裏的鐵礦上可以背礦石換生鐵。於是,他和自己的哥哥劉西山一道,冒著嚴寒連夜趕到了鐵礦上,苦掙苦熬了十餘天時間,換回了87斤生鐵,擔回了家鄉馬蓮臺。有了生鐵卻無錢請鐵匠打鐵,他又採用換工的辦法,把用工換回來的鐵打成了十二把虎牙鐝頭,從此走上了向荒山要糧要錢的艱苦創業之路。他被大夥推選為創業的領頭雁後,開始有了自己的大名劉西有。而展現在人們眼前的石坎梯田,便是他50年代初期帶領幹部群眾脫貧致富的傑作。
追溯著這個曾經給地主當放牛娃、而後又成了一名全國勞模、黨的三屆黨代會代表,從1950年的變工隊開始,到1981年的改革開放初期,30多年間,這個一心想著要讓群眾過上好日子的基層黨支部書記,他帶領著幹部群眾在亂石灘上修梯田,在荒山禿嶺上植樹造林,在猩猴崖上鑿石修渠灌溉梯田,在三岔河口興修水庫,在坡前鹼畔栽種山茱萸,不但首次解決了當地群眾吃糧、燒柴、花錢困難,讓昔日的窮山溝舊貌換新顏,繼而成為西北農業戰線40面紅旗單位之一,受到了毛主席、周總理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和嘉獎。著名詩人魏鋼焰、人民日報著名女記者金鳳、陝西日報副總編輯李迢、陝西省委黨校原校長周述武、陝西電視臺資深記者趙怡等,先後著文報導了他的愚公移山精神和冰清玉潔般優秀品質。正當他胸懷壯志要乘改革開放的東風,帶領群眾奔小康之際,積勞成疾的他,於1981年的槐花飄香時節,像一頭老牛永遠地倒在了犁溝旁……
四十年後的今天,儘管他的屍骨早已變成了另一座山,但他的精神卻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而今的馬爐村,經過幾代共產黨人的努力,尤其是在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當地的幹部群眾依託山清、水秀、林茂、果豐以及民風淳樸風景優美的自然優勢,不但把馬爐打造成了全省的黨員幹部培訓教學基地,且已成為鄉村民俗旅遊觀光的絕佳勝地。
懷著虔敬去馬爐,僅有觀賞是不夠的,還應該在精神層面上有所感悟有所啟迪。這是因為,在那個曾經的荒山裏,在那片山坡梯田中,在一道道的石鹼上,承載著老一輩人太多的血淚與汗水,寄託著幾代人的榮光與夢想。於是,作為後人的我,每次回馬爐不論忙閑,都要來到田邊地畔,撫摸他親手磊的石鹼、目睹他親手栽種的山茱萸樹,或感受那一道道石鹼的滄桑,或領悟那蓊蓊鬱鬱的鵝黃色山茱萸的花香,或觀賞秋季坡前澗畔那一樹樹紅瑪瑙似的山茱萸果實,就一次次地感動不已。只可惜長眠於高山下的他哪里知道,就在他的屍骨變成了另一座山的時候,昔日的窮山溝已變成了綠水青山,變成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綠色銀行。
今天,他的名字一次次地被提起,昭示著人們,其所作所為不僅僅代表了自己,而是代表了一個群體,一個奮戰在秦嶺南坡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群體,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這裏的梯田都將成為一種精神,一種象徵,更是一種財富、一種接力、一種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