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台灣 氣象局「全台鄉鎮自動氣象站網」建置完成

台灣高山險峻、河川短促,經常因豪雨引發洪水、土石流及坍方。為此,中央氣象局歷時14年,投入新台幣將近2.9億元,終於建置完成「全台鄉鎮自動氣象站網」,總計576座自動觀測站,不僅讓觀測密度提升到8公里;觀測項目也從雨量擴及溫濕度、氣壓及風速,可以更精確掌控中小尺度劇烈天氣所引發的災害。

為了準確預報台灣各鄉鎮在山區、河谷地形的不同天氣變化,適時對颱風及地形性豪雨等災害天氣發出警特報,提供政府單位防救災應變,以減少民眾的災害損失,氣象局自1985年起,逐步建置「全國雨量自動觀測站網」,並結合無線電通訊及電腦硬軟體資訊科技,建立1套24小時監控全台氣象資料的系統,截至2005年,已建置376座自動觀測站,包括257座雨量站和119座氣象站。

緊接著,氣象局又在2006年到2020年間,投入新台幣近2億9千萬元,分區汰換老舊設備並增設自動觀測站,同時將原來的雨量觀測站逐步升級為多用途氣象站,終於在日前完成「全台鄉鎮自動氣象站網」,總計建置了139座雨量站和437座氣象站,大幅提升氣象局對中小尺度劇烈天氣變化的預報能力。氣象局第二組科長李秀蓮說:『(原音)中央氣象局歷時14年,終於建置完成「全台鄉鎮自動氣象站網」,合計576座自動觀測站,使得全台觀測站平均設置的密度由原來的10公里加密到8公里;原來以觀測雨量為主的雨量站,升級變成以溫度、濕度、氣壓及風速觀測為主的氣象站,可以更精確地掌控中小尺度劇烈天氣所引發的災害。』

不過氣象局也說明,「全台鄉鎮自動氣象站網」雖已建置完成,但是由於許多觀測站都位在交通不便或地形崎嶇處,為維護站網觀測資料的品質及穩定傳輸,仍需投入一定的資源,因此氣象局將持續運用新的觀測及通訊科技,提供方便、即時、精確的天氣監測資訊,來滿足社會大眾的殷切需求。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輕颱「烟花」對台威脅提升 海警恐提前於明天上午發布
留意輕颱「查帕卡」助攻! 估「烟花」週三、四發海陸警
對流旺盛 高屏等9縣市大雨特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