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生命價值!北醫「靈性關懷」導入臨床 落實全人醫療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靈性關懷在醫療場域扎根,進而於學術領域萌芽。由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臺灣靈性關懷專業人員協會、財團法人史懷哲宣道會共同主辦「第二屆靈性關懷國際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分享靈性關懷實務與學術相關研究,逾600位專家學者、醫師、護理師及靈性關懷師等專業照護人共同參與,攜手打造實務與理論俱全的靈性關懷醫療網,真正落實全人醫療。

▲第二屆靈性關懷研討會,今年以「邁向全人醫療的里程碑-靈性關懷的導入」為主軸。(圖/北醫附設醫院提供)

第二屆靈性關懷研討會於臺北醫學大學杏春樓舉行,今年以「邁向全人醫療的里程碑-靈性關懷的導入」為主軸,邀請前副總統暨中研院陳建仁院士親臨致詞勉勵。此次研討會邀請美國、英國、波蘭、台灣靈性關懷臨床實務的專家學者進行跨宗教、場域、國家的分享與交流,特別的是,今年在眾多投稿靈性關懷論文摘要中,三類主題評選出6篇進行口頭發表、9篇金銀銅壁報及特別獎、佳作及入選等近80篇摘要獲獎,盼能透過臨床導入、教育及實踐社會責任上之研究成果,讓靈性關懷得以深植醫療前線及社區鄰里。

靈性關懷研討會大會主席暨北醫附設醫院邱仲峯院長表示,全人醫療在歐美國家實行已久,相較之下,臺灣較著重於病人的醫療照護,事實上,全人醫療是要涵蓋身、心、社、靈等四個層面,倘若沒有靈性關懷,距離全人醫療還有一段路,因此,靈性關懷的導入是落實全人醫療最後一塊拼圖。

邱仲峯院長指出,為了讓醫護人員、家屬更系統化地了解靈性關懷,2017-2019年接受國健署委託「全國靈性關懷人員的教育及推廣計劃」,完成國內靈性關懷的標準訓練課程及召集專家學者制定亞洲第一份的「靈性關懷實務指引」,逐步發酵在醫療與社區,全台目前共有76家醫療院所依循此模式進行,2021年更舉辦亞洲首次「靈性關懷國際研討會」,深入靈性關懷的領域,將醫療照護深入人心。

研討會由邱仲峯院長以「邁向全人醫療的里程碑–靈性關懷的導入」為題的專題演說揭開序幕,一一分享靈性關懷在醫療場域實際運作之經驗,包含北醫附設醫院聘任具美國心理諮商師與靈性關懷師證照的專業顧問,全力發展台灣本土靈性關懷師的教育系統,亦是全台首家聘有專任靈性關懷師的非宗教醫院。同時,積極發展院級全人關懷實踐工作坊,將靈性關懷導入臨床服務,並成立員工關懷中心,以同仁福祉為重。

除了國內專家外,本次研討會邀請多國專家與會。其中,特別邀請美國臨床靈性關懷認證委員會前主席Rev. Jana Troutman-Miller親臨會場分享「靈性關懷師在醫療系統的全球趨勢」;美國靈性關懷實證研究先驅George Fitchett教授鼓勵與會者參與「實證研究與靈性關懷」及英國皇室院牧John Swinton教授分享「失智症病人的靈性關懷」等。

國內專家部分,任內大力推動靈性關懷的前衛福部國健署王英偉署長將以「靈性關懷–醫療人員以人為中心照護之核心能力」為講題與來賓交流。現任國科會醫學教育學門召集人的輔仁大學醫學院葉炳強院長則分享「最好的醫療,從「心」開始~醫學系靈性關懷課程:縱向整合設計及實作經驗分享」的醫學系靈性關懷教育。最後壓軸以黃麗惠博士以「從西到東:建構台灣靈性關懷師教育養成教育之藍圖」為題,分享於台灣推動本土、跨宗教靈性關懷的心得。另設主題型演講分享靈性關懷在安寧、重症、高齡及長照領域的台灣臨床實踐,展望未來醫療品質的精進。

同時,「第二屆靈性關懷國際研討會」也邀請到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李克勉主教、蓮花基金會榮譽董事長陳榮基教授及馬偕醫學院董事長賴允亮教授等跨宗教、重量級專家與會,兩天的議程中深入探討台灣靈性關懷未來的發展,期盼透過跨國研討會,讓更多民眾了解靈性關懷,醫療院所重視病人靈性關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