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國葬估砸3.6億挨批浪費 日本民眾不滿、甚至自焚抗議,為何有近6成年輕人表示支持?

日本今(27)日為遇刺身亡的前首相安倍晉三,舉行國葬,但這場耗資約16.5億日圓(約合新台幣3.6億元)的葬禮,令許多日本民眾大感不滿,上周甚至有1名70多歲男子,在首相岸田文雄東京辦公室附近自焚,對安倍國葬表達抗議。

日本《共同社》民調顯示,超過7成受訪者認為,日本政府在安倍晉三國葬一事上,花費過多。據外媒估算,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國葬費用(英國王室並未公布確切金額),約為800萬英鎊(約合逾12億日圓),與之相比,安倍晉三的國葬開銷,明顯較高。

除了花納稅人的錢舉辦國葬,挨批浪費公帑外,槍擊安倍晉三的兇手指控,安倍支持的「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統一教),是導致他家庭陷入貧困的主因;而前述說法,也讓執政的自民黨議員與「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之間的關係,陸續被揭露,重創執政當局形象。

反對國葬者主張,安倍涉及「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爭議,岸田文雄政府卻在沒有明確法源依據的情況下,逕自決定替安倍晉三舉行國葬,違反了民主精神;此外,與其花大把鈔票辦國葬,還不如將這筆錢用在縮減貧富差距等經濟問題上。

《朝日新聞》調查:18至29歲受訪者 58%贊成安倍國葬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是否認同政府為安倍舉行國葬,似乎有著明顯世代差異。由《朝日新聞》調查可得知,70歲以上的受訪者中,僅26%贊成;但,在18至29歲的受訪者中,則有58%表示贊成。

東京一橋大學政治學教授中北浩爾認為,世代之間的認知落差,主要源自成長背景不同,「人們深受年輕時的政治思維和現象影響」。相較於年長者將焦點擺在安倍晉三與「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的關聯,對目前20多歲的日本人來說,安倍晉三則等同「日經指數攀升」的代名詞。

安倍晉三於2013年提出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以及結構改革等「三支箭」,盼讓日本擺脫長期通縮之苦,被稱為「安倍經濟學」(Abenomics)。即便外界對「三支箭」褒貶不一,但從以下幾項數據來看,「安倍經濟學」就算無法令所有人都滿意,但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效果。

安倍任內日股上漲、失業下降 年輕世代有感

自2012年安倍上任(此為安倍2度擔任首相,他的第1個任期是2006至2007年),至2020年因健康因素請辭的8年間,日經指數平均漲幅超過1倍;失業率也從2012年的超過4%,降至2017年的3%以下。

此外,從2012年底到2020年9月,日本累計新增約500萬個工作機會。曾擔任安倍晉三特別經濟顧問的耶魯大學榮譽教授濱田宏一(Koichi Hamada)稱,「安倍經濟學」透過增加勞動人口(尤其是兼職人力),帶動經濟收益成長。

▲日經平均指數走勢。(圖:翻攝自Google Finance)

今年24歲的小野寺美紀(音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當年她父親的房地產事業失敗,之後雙親各自從事2份兼職工作,努力還清債務,過程中,小野寺美紀的父親對她述說,「安倍經濟學」是如何改善經濟,讓他們一家人重新站起來。

「我能夠讀大學、研究所,未必完全受惠於安倍;但,那些對葬禮形式挑毛病的政客,是很殘忍的。」小野寺美紀說。

整體而言,為安倍舉辦國葬,恐使岸田文雄失去年長選民的信任,且這些選票缺口,也難靠年輕選民彌補。

今年70歲的汽車製造商退休員工丸川芳則(音譯)強調,「我對岸田文雄寄予厚望,我認為他善於傾聽,和安倍不同。但是,國葬問題令我失望,這代表自安倍時代以來,自民黨的傲慢態度,並沒有改變。」

推薦閱讀:安倍晉三明國葬,預估花逾3.5億…日本啟動「弔唁外交」、吸納安倍留下的政治能量能否如願?


更多今周刊文章
五類碩士高起薪,全由陽明交大、清大奪冠!3大方向顯示,未來十年台灣最需要這樣的人才
張國煒辭立榮董座,長榮兄弟派和解第一步?「家族已建良好平台」…K董喊全力衝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