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蔬果暖心照顧等家寶寶

文.戴衣薰  圖.等家寶寶社會福利協會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等家寶寶社會福利協會起源於農產電商平台無毒農的公益計畫。當初因為一位無毒農的客人希望能配送蔬果至育幼院,因此發現育幼院孩子由於多有過敏、過動等症狀,不適合食用過多化學添加食品,很需要新鮮水果作為副食品、點心來源,因此開啟了「無毒農 等家寶寶安心水果」計畫,並於2019年正式立案成為非營利組織。

 

育幼院的老師提到:「育幼院的經費通常都是專款專用在教育和醫療上,其他物資只能用募集的。」然而,水果因為容易腐壞且配送不易故很少人捐贈,即便有人捐贈也無法定時定量,導致育幼院水果來源嚴重不足。因此,等家寶寶社會福利協會希望透過整合少人捐贈的生鮮蔬果資源,讓育幼院孩子擁有充足的水果來源,物質不虞匱乏。

 

此外,在配送水果的過程中發現,育幼院孩子除了物質資源外,也很需要心理上的陪伴,因而促成舉辦各式陪伴活動,讓育幼院孩子能有豐富的生活體驗,希望透過協會的努力,滿足育幼院孩子生理和心理的需求,陪伴他們健康、快樂長大!

 

為滿足育幼院孩子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等家寶寶福利協會發展出個三個不同面向的服務。一、「資源提供」─安心蔬果配送:挑選農藥殘留量比政府規定量更低的台灣友善環境小農果物,並依照每間育幼院安置的孩子年紀及人數,每週配送水果,讓資源能有最適合的分配。邀請大家一同來認購安心水果給育幼院孩子,讓這些等家的小天使們擁有更豐富的水果資源,並能夠健康、安心的長大。

 

二、「陪伴活動」─愛心稻田認養、聖誕傳情:「下次什麼時候可以去田裡?我還想要去種田!」如如這樣跟老師說。等家寶寶團隊希望邀請大家一起來認養這片愛心稻田,讓育幼院孩子能在這片無農藥的安心稻田裡快樂玩耍,透過參與農作物種植、照顧、收成到食用的過程,懂得農人的辛勞與惜食的重要,也讓育幼院的孩子與陪伴志工在農作過程中建立的情誼,成為彼此一輩子美好的回憶!「這裡的孩子沒有太多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育幼院老師說,院裡的文具玩具大多是共享,許多孩子離院時,行李只有一個小小的背包…。在聖誕節,協會希望讓育幼院孩子有許願專屬禮物的機會,邀請大家化身為耶誕老人,一同圓滿孩子的願望!

 

三、「議題倡議」─我的美術館:「這裡是我的美術館,讓你重新認識『我』的美術館。認識自我,可能很美好,也可能是充滿自我懷疑和衝突的過程」。「我的美術館」是協會公益畫展計畫,期望陪伴育幼院孩子踏上這段「尋找我的過程」, 透過藝術治療課程療癒內心,並將孩子們的創作以公開展覽活動面向大眾,為孩子創造探索自我、實踐自我且難忘的共同展出經驗,建立大眾與育幼院的連結。

 

(本文作者戴衣薰為理善國際關懷協會秘書長/理善藝聚空間主理人)

 

理財周刊1173期更多精采文章:

◎發行人語>撥雲見日

◎房市觀察>從預售建案定型化契約審查常見錯誤態樣檢視購屋應注意事項(八)

◎全球理財觀>科技去庫存唯一亮點 AI算力平台激發基建需求

◎封面故事>四大類股 還有蒙塵明珠

◎林友銘台股點金錄>殖利率倒掛的制約力

◎AI智能交易>交易無關對錯

◎發哥好宅面面觀>持有古蹟的屋主能改建嗎?建築物的改建也能同時兼顧文化資產保存

◎高齡金融>從失智病人意外摔倒檢視長照2.0失智照護與醫療整合的迫切性及重要性

◎理周書摘>猶太媽媽六大方法 從小養成財商思維

◎理善大家來>安心蔬果暖心照顧等家寶寶

◎理財我最大-寶山會客室>自住兼投資,如何選擇會增值的房子?

◎新聞熱線>別等房價漲才追 大溪合雄豐韻自住首選

◎新聞熱線>日系華熊營造「松江御苑」珍稀均質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