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是墳場仕途如弒途 你還想從政嗎?/吳軾子

吳軾子

日本統治台灣的最後一任總督(第19任)安藤利吉,他給台灣人最難堪的評價:貪生怕死愛做官,真是一針見血!看到最近國、民兩黨的政客們,為了總統、立委的提名,同志間內鬥相殺刀刀見骨,看了不勝唏噓!

翻開中國5000年歷史上,多少人為了爭權奪利,為了當官,結果呢?哪一個有好下場的?讓人細數它們的明智和愚蠢的結局吧!

最引人深省的名言:不做官也罷,免去侯門折腰禮。未發財更好,省得子女敗家名。

先看看秦朝宰相李斯父子,當被綁去刑場砍頭的路上,他跟兒子說:我真懷念那一年,我帶著你和我們家的大黃狗,走出上蔡東門外,去追野兔的日子,如今看來是不可能了。

東晉的陶淵明:我不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名著南柯一夢,盧生撰枕中記,官場原來只是一場空!

東漢光武帝劉秀即位,力邀當年同窗嚴陵出仕,三請三拒。高風亮節成為後世典範,但也有人譏諷嚴陵是沽名釣譽。

作家張愛玲說:出名作官要趁早,老而入仕禍福難卜。但俗話卻說:少年得志大不幸!

一代名妓李師師說:自古帝王皆喜諂媚,好色,惡諍言。政治鬥爭是不問是非,不管黑白,沒有人性,沒有公理的。

劉表三顧龐德公(司馬徽、水鏡先生),均遭婉拒,謂曰:我雖一無所有,但我留給後世子孫的是平安!

張良助劉邦取得天下後,卻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一生以滅秦為志,秦既已滅,何須戀仕職,不敢當三萬戶,急流勇退,明智之舉。

宋朝的柳永(柳七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贏得千古美名,奉旨填詞,卻不稀罕宦途。

蘇東坡的洗兒詞:
人皆生子望聰明,
我被聰明誤一生。
但願孩兒愚且魯,
無災無難到公卿。
(我兒子取名吳愚魯,即爰自此詞)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把諸將領嚇出一身冷汗,但總算保住平安!

唐玄奘堅持數拒唐高宗要他還俗作官,真明智之舉。還俗從政有殺身之禍,一生事佛,萬古流芳!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看了以上的論述,你還想從政做官嗎?不要怪政治無情,而是要識透官場如墳場,千古仕者,幾能人平安善終?

耶穌復活後,三次見到他的信徒們,都說同一句話:願你們平安!平安才是福啊!

(圖片翻攝Pixabay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