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狠批《王者榮耀》 騰訊一日蒸發千億 陸港遊戲股全黑

股王騰訊 (0700-HK) 連續 2 日遭官媒猛轟,指旗下遊戲《王者榮耀》令未成年孩子沉迷,不斷發放負能量,扭曲價值觀及歷史觀,需受監管。騰訊昨 (4) 日曾應聲大跌 5%,拖累恒指一度狂瀉 500 點。騰訊收報 269.2 元 (港元,下同),跌 4.131%,市值蒸發 1100 億元。

在騰訊拖低大市逾 110 點下,恒指全日跌 395.1 點,收報 25389 點,是去年 12 月中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總成交增至 995 億元,當中騰訊佔 106.19 億元。

綜合香港文匯報、星島日報報導,大陸官媒「人民網」連續 2 日發表評論文章,猛烈批評騰訊旗下手機遊戲《王者榮耀》令玩家沉迷,不斷發放負能量,並扭曲價值觀及歷史觀,又認為當局加強對「社交遊戲」的監管刻不容緩。

騰訊被批評後,昨日大約由 11 時開始急跌,跌破 20 日線,低見 266.4 元跌幅 5.1%,其後一度回升至 270 元水平,但隨着人民網又發表「二評」,再提出監管社交遊戲刻不容緩,騰訊最終也要失守 270 元,收報 269.2 元,跌幅逾 4%,是表現最差藍籌,收市市值跌至 2 兆 5514.86 億元,較前一交易日蒸發 1099 億元。

事實上,大陸媒體近期已多番批評《王者榮耀》,指該遊戲似「鴉片式」傳播,大陸學生深陷其中,且悲劇不斷上演:有 13 歲學生因玩遊戲被父親教訓後跳樓,11 歲女孩為買裝備盜刷 10 餘萬元,17 歲少年狂打 40 小時後誘發腦梗險些喪命。人民網指,「到底是遊戲娛樂了大眾,還是『陷害』了人生,恐怕在賺錢與傷人並生時,更值得警惕。」

不單眾多家長在網上求助,連大陸老師也吐槽,現在學生寫的日記全與《王者榮耀》有關,其中一篇小學生作文《我眼中的荊軻》,荊軻更成了女性角色。另外,詩仙李白變成了刺客,名醫扁鵲是用毒高手,諸葛亮的職業是法師。對於遊戲篡改歷史人物的現象,已有強烈的意見,認為「遊戲設計一定要尊重歷史」。

市場關注若遊戲市場出現類似「限娛令」的影響。若按營收計算的話,世界上最大的遊戲公司並不是業內久負盛名的索尼 (SONY)、任天堂 Nintendo 和暴雪 (Blizzard),也不是蘋果 (Apple)、谷哥 (Google)、微軟 (Microsoft) 等巨頭,而是大陸的騰訊。

據市場研究公司 Newzoo 的報告顯示,騰訊去年遊戲業務總收入高達 102 億美元。當中手遊板塊的增長幅度更驚人,踏入今年首季,其手遊的收入已達 129 億元人民幣,佔騰訊總收入的 26%,即騰訊的手遊每日收入高達 1.4 億元人民幣。

在各隻手遊中,《王者榮耀》被視為騰訊的皇牌,註冊用戶數亦超過 2 億,日活躍用戶超 8000 餘萬,其中「00 後」用戶佔比超過 20%。

據估計,該遊戲的去年收入為 68 億元人民幣,佔去年中國手遊總收入的 17.7%。4 月時多家大行就因《王者榮耀》而調高騰訊的盈利預測和目標價,包括美銀美林、大摩、中金等,當中市場最看好《王者榮耀》的持續性,以及轉化收入的潛力。惟這次被官媒點名批評的,正是該款遊戲,可見消息對騰訊的影響之大。

證券經紀表示,《王者榮耀》是騰訊重點遊戲,被官媒批評觸發市場出擊質低騰訊,單日市值蒸發近 1100 億元,當中以持有騰訊輪證的散戶最傷,連同恒指等資產,即日有多達 127 檔牛證遭「打靶」,他料涉及的損失數以 10 億元計。

《王者榮耀》在大陸「國民遊戲」之稱,外界估計首季已為騰訊帶來多達 60 億元人民幣收益,佔總收入約 12%。該遊戲光憑一款新推出的英雄「皮膚」,每日收入可達一點 5 億元人民幣。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表示,騰訊股價在過去半年累積了一定升幅,故一有不利消息資金便藉機離場。手遊一般有 12 至 18 個月增長黃金期,《王者榮耀》仍處於黃金期,但消息對短期盈利或存在負面影響。

受騰訊拖累,陸港兩地遊戲相關股份亦大挫。其中,香港上市的多檔手遊昨日下挫,跌幅介乎 2 至 5%,舜宇 (2382-HK) 跌 4.3%,博雅 (0434-HK) 跌 3.8%,IGG(0799-HK) 及百奧互動 (2100-HK) 跌近 3%,互娛 (8081-HK) 跌 4.5%。

在 A 股上市較著名的手遊股,如順網 (300113-CN) 便跌 7%,三七互娛 (002555-CN) 跌 5%,游族網絡 (002174-CN) 跌逾 4%,崑崙萬維 (300418-CN)、游久遊戲 (600652-CN) 等多檔個股跌幅超過 2%。

恒指昨收跌 395 點,跌幅 1.53%,報 25389 點。滬指跌 0.4% 報 3182 點,深成指跌 0.6%。

騰訊股價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