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置漁場風光 魚串起人與大海的距離

定置漁場風光 魚串起人與大海的距離
定置漁場風光 魚串起人與大海的距離

【圖/文.台灣光華雜誌】

台灣島四面環海,大海不僅是我們最熟悉的鄰居,也是最天然的海產冰箱,一年365天皆有魚類隨洋流洄游經過,而長年固定在沿海的定置漁場便是專門捕撈牠們的漁法之一。

如同佇立在海上的一座迷宮,洄游魚群在看到像是一面牆的垣網時,會因為感知到阻礙而轉向、游往深處,按照魚類習性敷設的定置網,便是根據這點,將魚群一步步引導到迷宮的最深處。

友善海洋的古老技術

根據學術研究,台灣最早的一組定置漁場可以追溯至清朝,但直至日治時期後才開始在國內快速發展。另外,由於該漁法起初於東部海域是為了捕撈鰹魚而大量敷設,因此定置漁場過去也被稱為「煙仔占」(台語「煙仔」為鰹魚的別稱)。

目前全台共有31家廠商、63組定置漁場,多數位在東部,西部廠商僅佔全體的四分之一。除了數量的差別,東海岸和西海岸地形和潮流的差異,也讓在漁場運作方式有些微不同。

被歸類為被動式漁法的定置漁場,漁獲量雖居沿岸漁法之冠,但與其他漁法相比是遠遠不及,因此過去一度遭到冷落,不過在國際吹起永續漁業的觀念後,其海洋友善的性質,使得它在國內重新獲得重視。

魚群進得來也出得去

那定置漁場平均會抓到多少魚呢?「日本曾經有做過研究,平均游入漁網的四條魚中,定置漁場只抓得到一條。」宜蘭北關定置漁場負責人鄭允顥對於定置網的捕獲率提出了實際的數據,而其中的奧秘就在定置網的構造。

以台灣目前主流使用的「單邊雙落網」為例,魚群游入定置網後,依序會進入運動場、第一箱網、第二箱網,從岸邊逐漸游入水深處,而魚網的網目也隨之變小。

不過直至最深處的第二箱網,網目大小也還有3到6公分,對小型魚類或幼體魚來說,仍是可以穿過的大小;即便無法直接通過,魚群也可能在箱網游動的過程中,順著原先的路徑游出定置網。

因此,主要捕撈數量較多之表水洄游性魚類的定置漁場,被認為相較不會有濫捕的情況,也能避免捕撈到幼體。另外,魚隻在捕撈上岸後較不會立即死亡,對海洋保育來說更是一大助益。

順著海流的東岸定置漁場

身為漁場第三代的鄭允顥,從小出生在漁村,對大海有深厚情感,大學更攻讀相關科系,但他畢業後沒有直接回到家鄉,反而先待在都市裡幾年。

不過做了幾份不同工作後,兜兜轉轉還是回到梗枋漁港,從爸爸手裡接下定置漁場,「當初只是想試試看,」鄭允顥這麼說,但這一試也試了13年。

時光如梭,當初的年輕小伙子,如今成為看著監視器就明瞭漁場狀況的「頭家」,唯一仍摸不透的是大海的脾氣。夏天的太陽大約五點露臉,作業漁船在同時間開往漁場準備進行當天第一次起網,不過在觀察到浮球的狀況後,鄭允顥表示要再等等。

支撐定置網長年漂浮在大海的骨架索,是由石包、浮球和網具組成。串起浮球的網子在海面上形成浮力,而每一條繩子下方,會綁上四組、每組兩到三顆大石塊組成的石包,與浮球產生一沉一浮的張力。

如同一棟房子的梁柱,骨架索是定置網的基礎,也是網具面對強勁海流卻不會被沖走的關鍵。漁人平時就會定期檢視骨架索的完整度,因為任何一個歪斜都會導致網具無法正常運作,其中就包含判斷海流的功能。

鄭允顥指出,若作業當天浮球下沉程度較平日嚴重,代表海流十分強勁,執意起網就是與大海作對,有可能會導致網具被海流帶著跑,連帶船上人員也會有危險。

「和海相處要記得 『順著她』。」從大城市回到家鄉的鄭允顥始終記得這個原則,並把這個原則貫徹在定置漁場,儘管曾經因為海流而三天都沒辦法起網,但他始終告訴自己,「這就是人生,也不能怎麼辦。」

追著潮汐的西岸定置漁場

相較東部看海流決定起網時間,西岸漁場的起網時間更加緊迫。新竹明發定置漁場老闆鄭明發指出,西岸的漲退時間約六小時一次,因此必須抓緊時間出海。

過往使用單頭網具的明發漁場,一天最多只能收一次漁獲,而為了增加起網次數,鄭明發研發出獨特的「雙頭單落網」,搭配精準掌握漲退潮時間,讓北面和南面的箱網分別能在漲退潮時撈捕漁獲。

網具之於定置漁場是命脈,更是重要的工作夥伴,因此每年七、八月是定置漁場的休漁季,除了要躲颱風,還要趁機清洗網具。

一組網具一年在海下的時間約10個月,對底棲魚類來說,石包是他們喜愛的礁石環境;對海藻和藤壺附著性生物來說,網具是個良好住所。雖然是個與海洋共榮的人造棲息地,但網具同時也會因為這些住民而受到影響,尤其是過多的藤壺或海藻,會讓網具過重,進而干擾判斷起網。

因此花了兩、三天收回岸上的大片漁網,需先經過高壓水柱清洗附著在上面的生物,接著再針對破裂的網目進行修補,平常在海上與浪拚搏的漁人們,面對珍貴的網具也不得不放輕動作,操作手上的針梭為網具加固。

另外,颱風也是網具的一大天敵,鄭明發對此更有切身之痛。曾跑過遠洋漁船的他,面對大浪毫不畏懼,也對掌舵於海上有十足信心,但過去他曾為了捕撈價值較高的底層魚,冒險將漁網多放了幾天,沒想到價值上千萬的網具一夕間全沒了,時過境遷,兩次的大損失仍是歷歷在目。

但這兩次的重大損失並沒有澆熄他對定置漁場的熱情,即使在漁場工作已經36年,他仍熱愛這份工作,並希望能讓更多人能了解這個產業。

除了自己經營社群,向想買漁貨的客人宣導各種友善海洋知識;鄭明發為了讓民眾能親眼看到定置漁場起網的過程,更砸重金買了一艘觀光船,讓消費者不只能吃到最新鮮的漁貨,還能親眼看到魚隻在眼前跳動;另外,他也與教育單位合作,希望透過教學來讓更多人認識定置漁場。

四季都有新鮮魚吃

明發定置漁場的最為人所知的,便是「魚瀑布拍賣秀」,不同種類的魚傾瀉而下的畫面,深植許多人的腦海中。

在眾人準備搶魚的那一刻,您想好今天要吃什麼魚了嗎?不妨先從認識魚的季節開始。

順著洋流來到台灣島的洄游魚類們,因為四季而有種類上的不同,東岸春夏兩季多可捕撈到鰹魚、飛魚和煙仔虎;秋冬則有鬼頭刀、帶魚和七星仔。西岸春夏有銀鯧、臭肚魚和竹莢魚;秋冬則會迎來烏魚、午仔魚和四破,台灣可以說是季季有「魚」。

但各式各樣的魚在眼前,對於來到漁場的民眾來說,常常是一頭霧水,花蓮嘉豐漁場擔任會計的黃品澄就說:「很多客人都會問『這是什麼魚?』、『這個要怎麼吃?』,那通常我都建議用煎的就很好吃了,因為我們的魚很新鮮。」

曾在台北開過咖啡廳的黃品澄,六年前回到家鄉,接手漁場銷售端,從一開始的認不得全部的魚,到現在每天面對來市場搶魚的客人們,駕輕就熟地一邊將魚放上磅秤、計算金額,一邊回答客人魚種和煮法,偶爾還要身兼糾察隊,和客人宣導「買魚不用塑膠袋」。

所以面對客人的疑問,黃品澄總是不厭其煩地回答,不僅說明魚種,還會趁機科普魚類的知識,特別是每個魚種的體型,因為許多客人抱有小魚就是不好的迷思,但黃品澄解釋,魚的大小還要端看牠的品種,對某些魚來說屬幼體的尺寸,放在其他魚身上可能已是成體,而這就是「食魚教育」。

人與海的距離

「但這些對多數人來說太遠了。」《洄遊吧 FISH BAR》執行長黃紋綺說。七年前,她在大學擔任研究助理赴國外考察時,注意到國際出現「永續海鮮」觀念,因而開始思考如何將這類觀念帶回國內。

不過,當時在台灣「永續海鮮」是相對較新的觀念,「當時的食魚教育仍是民眾在產地吃完現撈的魚後就沒了,但我們是想要傳遞更多的資訊。」因此如何兼具娛樂性和知識性,是《洄遊吧 FISH BAR》首先面對的課題。

為此,黃紋綺和一同開創品牌的夥伴們開始一步步摸索,從過去與教育單位、旅行社合作,隨之國內媒體開始關注,到現今開始有民眾主動來報名參加體驗活動。

「想透過『魚』這個媒介,讓人和大海的距離更加靠近。」黃紋綺的理念,讓原先餐桌上一道美食,轉身成為「魚老師」。參加完體驗活動的遊客們,了解魚的種類,也開始會思考魚群的數量,還有捕撈方法對生態的友善度,因為嘴裡吃進去的美味魚料理,是在這些因子的堆疊下,才能品嚐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