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巨大的工藝品! 淡江大橋預計2025年底完工

由國際知名建築師Zaha Hadid設計、融合淡水夕照自然美景的淡江大橋,目前進度已到5成,預計2025年底即可完工。交通部公路局今天(6日)表示,將近60層樓高的主橋塔目前已有15層樓高,未來隨著橋塔越高,施工的難度也越高,加上橋塔每個斷面都有不同的變化,讓工程團隊彷彿在打造一座巨大的工藝品!

為了紓解淡水往返雙北的壅塞問題,交通部斥資新台幣230億,在淡水出海口打造淡江大橋,預估2025年底完工後,不僅可轉移台2線及關渡大橋17%-30%的交通量,經由淡江大橋銜接台64再進入雙北,也較現行壅塞的車程快了25分鐘;此外,經由淡江大橋還可銜接台61線,於30分鐘內抵達桃園機場。

不過為了避免破壞淡水夕照美景,當初特別採國際競圖,由國際知名建築師Zaha Hadid攜手台灣團隊,設計出一座全世界最長跨度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主橋最長跨度達450公尺,塔高則超過海平面200公尺,橋面上同時規劃了輕軌、汽機車道、自行車道及人行道,成為台灣首座可同時通行公路及捷運的景觀橋樑。

公路局副局長林聰利6日表示,淡江大橋是深入河床65米、水下11米、主橋塔將近60層樓高的大型工程,目前進度已達51%,最困難的主橋塔工程也已接近水面以上45米、將近15層樓高,未來隨著橋塔越高,施工的難度也越高,加上橋塔每個斷面都有不同變化,也讓工程團隊彷彿在打造一座巨大的工藝品!他說:『(原音)因為這座橋塔高達200米,施工人員要在上面施工,是有很大難度的挑戰跟考驗,因為上面的風速也好,尤其東北季風來的時候,跟冬天冷的時候,除了安全的挑戰以外,就是越高,施工的困難度就越來越高,因為它是Zaha Hadid設計,所以它不是一般傳統一套模從頭用到尾,它是每個斷面都不一樣的3 D模型組合起來的、每個斷面都有變化,所以我們在施工,我們都把它定位它是打造一個非常巨大的工藝品!』

林聰利指出,淡江大橋不僅主體結構使用年限可達120年,而且是台灣首座設置阻尼器的橋樑,可抗7級地震及16級風,而且即使遭到7級以上的劇震,仍可進行緊急救災任務,也是台灣首座具有生命線功能等級的橋樑。因此,完工後,也象徵國內工程的建造水準再進化!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台鐵償債要鐵博「割地」?文化部、交通部出面闢謠
大型重機爭停車權益 交部:需考量停車資源合理分配
大型重機爭停機車位 交通部將洽地方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