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縣員山鄉啟動第2波護水反礦行動

永侒實業的開發計畫在沉寂四年後展開二階環評的程序,辦理公開說明會,護水源反開礦聯盟成員啟動第二波抗議行動。(圖:聯盟提供)
永侒實業的開發計畫在沉寂四年後展開二階環評的程序,辦理公開說明會,護水源反開礦聯盟成員啟動第二波抗議行動。(圖:聯盟提供)

▲永侒實業的開發計畫在沉寂四年後展開二階環評的程序,辦理公開說明會,護水源反開礦聯盟成員啟動第二波抗議行動。(圖:聯盟提供)

宜蘭縣員山鄉啟動第二波護水反礦行動於今( 十八)日上午由員山鄉中華村長陳明華聯盟代表號召宣示捍衛水源決心,永侒實業的開發計畫在沉寂四年後將於一一三年展開二階環評的程序,並於六月十八日辦理公開說明會,揭開該案二階環評的序幕。歷經四年的抗爭與關注,護水源反開礦聯盟的成員依然秉持著守護水源的立場,啟動第二波護水反礦行動,不達目的絕不終止!

永侒實業回應,繼十八日說明會,預計八月十三日再辦理一場,若地方仍有疑慮,會再持續辦理溝通後再送環境部,二階環評時間預估需長達二年。永侒實業重申,申請礦業用地範圍,不影響宜蘭居民飲用水安全,一切開發行為均有取得關係人的原則同意,並以永續及環境保護為宗旨,實際開採面積十九點八五公頃,且分期開發,每次面積不超過二公頃並立即植生。

四年前永侒實業開發新礦區,做出「進入二階環評」結論引發反彈,縣長林姿妙也持反對態度,十八日在縣務會議拿出四年前「我愛宜蘭、我護水源」的黃絲帶,表示依國土計畫法,永侒礦業區將劃設為國土保育區,立場跟四年前一樣,捍衛好山好水,縣府同樣寸土不讓。

永侒實業於沉寂四年後,在員山玉雲宮舉辦說明會,揭開二階環評序幕,居民、護水源反開礦行動聯盟集結舉旗抗議,立委陳俊宇、員山鄉長張宜樺均出席表達反對訴求,要求永侒撤案。

員山鄉中華村長也是中華村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明華表示,村內就有四處礦場,每天砂石車往返危害居民安全,六○○多位村民成天提心吊膽,目前永侒新開發礦區,鄰近縣內重要水源地「宜蘭縣粗坑水質水量保護區」,礦場開發對地方環境影響重大,恐危及水源,我們有保護全宜蘭人飲水安全的重要使命。

立委陳俊宇表示,中華村是民生用水保護區,更是生態復育的基地,鄰近蘭陽溪僅百公尺,若持續被開發採礦,恐影響地方水土保持,已要求中央嚴格把關,永侒若未取得所有權人同意,仍一意孤行開發,絕對帶領鄉親抗爭到底。

位在宜蘭員山鄉中華村的永侒礦場於民國一○八年申請擴大開發,此一開發案位於宜蘭深溝上游水源地,由於該案關乎水源保護與用水安全、不可逆的生態破壞與生態產業損失,不僅引起在地居民的抗爭,更引發宜蘭人的高度關注。在往後兩年的環評過程中,更有超過五萬人聯署支持護水源反開礦的訴求。然而,在一○九年的六月十日,齊柏林導演逝世三周年的這一天,環評大會對該案做出「進入二階環評」的結論。

「宜蘭縣粗坑水質水量保護區」正式公告核定揭櫫中華村水源地獨特區位。經濟部已於民國一一三年一月十六日公告「宜蘭縣粗坑水質水量保護區」,將位於中華村粗坑溪取水口以上集水區域,以及取水口以下須一併保護之範圍劃設為水質水量保護區。目前公告的水質水量保護區與永侒礦業開發區位十分鄰近,顯示出中華村水源地區位之重要性,不應開發礦場破壞水源環境。

礦業法修法後應以行動落實,眾所期待的礦業法修法於一一二年三讀通過,刪修了不合理的霸王條款,期待礦業走向新篇章,朝向更符合環境正義的方向執行。尤其關乎土地利害關係人,在過去只能接受被採礦沒有說不的權利,修法後,採礦前要取得土地利害關係人同意。永侒礦區與運礦路線涉及國有財產署土地及私有土地,未完全取得土地所有權人、使用權人的同意。在霸王條款刪除之後更凸顯過去霸王條款的不合理之處。呼籲業者在無法完成取得完整土地使用同意書的情況下,主動撤案,避免浪費國家資源。也呼籲相關單位,在礦業法修法後,應以行動落實修法精神,退回永侒開發申請。

宜蘭縣政府已將礦場範圍在國土計畫中已劃定為國保一。民國一○九年縣長林姿妙簽署聯署書,表態支持護水源反礦場的立場,也依《國土計畫法》將永侒預定開發區域劃設為國土保育區第一類。並表示未來會依《國土計畫法》明定該區域禁止或限制其使用,以維護縣民良好的居住品質,讓宜蘭的環境及水資源得以永續。未來預計將於一一四年四月三十日公告國土功能分區,目前正同步執行宜蘭縣員山鄉、三星鄉鄉村地區總體規劃,呼籲宜蘭縣政府應遵照承諾事項,明定限制開礦使用之規範。

護水源反開礦行動聯盟呼籲永侒撤案,讓中華村的孩子結束與抗爭相伴的童年,中華村的居民與孩子們生活在礦場開發的陰影當中,從民國一○八年開始積極參加抗爭行動,至今已邁入第五年。這五年來,孩子們生活在隨時可能要面對開發的不確定性。「二階環評」是個冗長過程,環評是一場「資源不對等」的戰爭,即便如此,「護水源反開礦行動」的決心只會更加強烈,在全球水資源匱乏的危機下,我們的努力不僅僅是為後代子孫留下一線生機,懇請社會各界持續關注本案,透過人民的力量,守護宜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