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 吳家古厝 感受開蘭英雄滄桑

中國時報【賴秉均╱宜蘭報導】 位在宜蘭縣礁溪鄉開蘭路旁的吳家古厝,隱身在巷弄之中,很難想像,這曾是昔日開墾宜蘭的第一功臣─吳沙的故居。 橘紅色的磚牆,是吳沙古宅給人的第一印象,門口上的木刻字碑,「名垂竹帛無雙士,功闢蘭城第一人」,彷彿在告訴過往的遊客,吳沙昔日墾蘭的豐功偉業。走進正廳,僅數坪大的簡單擺設,供奉吳沙的牌位,而吳沙的畫像,則掛置在棗紅色的木牆上,細看吳沙畫像,似乎可以感受到這位開蘭英雄的滄桑。 吳沙四十三歲飄洋過海到台灣,從事貿易的他,因為相中蘭陽平原的發展性,遂招募漳、泉、粵三籍移民,試圖開闢這塊未拓之地,此舉為後世稱「開蘭」。然而,年屆六旬的吳沙,與噶瑪蘭原住民發生激烈衝突,其弟吳立不幸戰死沙場,諸多困境下,遂選擇暫時撤離。 翌年,吳沙再度返回烏石港,恰巧當時噶瑪蘭族群發生嚴重的天花疫情,所幸吳沙精通醫術,醫治了許多原住民,為了感念吳沙的貢獻,噶瑪蘭人遂允諾分地開墾,歷經二次的開蘭行動,吳沙終於得以入蘭,然而,入蘭二年後,吳沙因積勞成疾病逝,享年五十七歲。 吳沙生前相中了現在的吳家古厝作為定居之處,一生為開蘭奔波的他,死後雖葬在台北縣貢寮鄉,但其妻莊梳娘之墓,則與吳沙故居長相伴,位於四城吳氏家族聚落旁。 在歷經百年的歲月後,吳沙故居有了新的風貌,雖然屋外仍保留舊有的模樣,但是大廳內的木造樑柱已經重新著上了鮮紅色的漆,而古老的石牆,也鋪上了水泥,唯一不變的是,大廳內仍供奉著吳沙的牌位,這位「開蘭第一人」,在百年之後,依然受到後世子孫的景仰。